[何以提出东亚共同体]东亚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东亚与欧盟的情况不同,东亚国家缺乏欧洲国家特殊的历史、类似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样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加之当前一些国家之间仍存在历史认知、领土主权争端等现实问题,因此,在东亚地区构建类似欧盟的“共同体”,应该说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9月下旬,新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出席匹兹堡20国集团峰会时,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提出按欧盟模式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10月10日,在第二届中日韩峰会上,实现东亚共同体作为三国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被写进《中日韩合作十年联合声明》。随即,东亚共同体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美国很快作出了反应,10月14日,来华访问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说,亚洲任何涉及安全、经济、商业的重要机制,都不应该将美国排除在外。10月23日~25日,在泰国中部城市华欣举行的东盟系列峰会期间,鸠山又多次阐述这一愿景,并寻求东盟国家的支持。
  
  东亚共同体的提出和历史演变
  
  实际上,东亚共同体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于对维护地区安全和促进经济合作的考虑,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曾提出要建立“东亚经济集团”(EAEG),后因担心美国等区域外国家产生疑虑,而将其改为“东亚经济核心”论坛(EAEC)。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在东盟的推动下,建立起东盟与中日韩的10+3、10+1合作机制,东亚合作正式开展并不断深化。当时日本政府表示愿意出资100亿美元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但由于美国的反对而作罢。2002年,出于对中国一东盟即将建立自贸区、中国影响扩大的忧虑,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提议在10+3的基础上吸收澳大利亚、新西兰,成立一个“共同体”,他的这一想法得到印尼、新加坡等有类似顾虑的国家的响应,后者又提出吸收印度参加,于是,2005年建立起了“东亚峰会”(10+6)机制。美国对将自己排除在外的“东亚峰会”曾给予过关注,但由于当时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反恐任务艰巨,并认为“东亚峰会”成不了气候,总的来说没表示反对,也未要求加入,而是冷眼旁观、任其发展。2007年末,新上台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提出在2020年建立“亚太共同体”的设想,主张该地区“应在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上开展合作,消除东亚冲突不可避免的想法”。但由于目标过于宏大,而且谈到建立“共同体”经常会涉及主导权之争等敏感话题,有关该问题的讨论此后一度趋于沉寂。
  此次鸠山再提建立东亚共同体是因其认识到周边及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必须实行变革才不至于落伍。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上升,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日增(2008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的实力和影响却相对减弱。尤其是中美“G2”(两国集团)概念的提出对日本冲击很大。日本需要思考如何在亚洲开辟新局面,以维护日本的利益。加之当前经济区域化问题突出,于是,鸠山一方面希望在不放弃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适当与美国拉开距离,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关系,欲通过东亚共同体构想推进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并以此为依托在亚洲充分发挥日本的作用。
  按照鸠山的设想,东亚共同体应以欧盟模式为蓝本,并将成为与美国和欧盟并驾齐驱的“第三极”。他甚至表示,构想中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有领导世界的意愿。从长远来讲,欧盟模式不失为一个理想目标,从宏观和理想化的角度看,取消关税、使用共同货币,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但东亚与欧盟的情况不同,东亚国家缺乏欧洲国家特殊的历史、类似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样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现,加之当前一些国家之间仍存在历史认知、领土主权争端等现实问题,因此,在东亚地区构建类似欧盟的“共同体”,应该说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谁是东亚共同体的成员
  
  在这个问题上,目前争议最大的是美国是否应该加入。美国此次对东亚共同体构想做出较大的反应,而不是像2005年该地区成立东亚峰会时那样冷眼旁观,说明它已相当看重这个合作机制,对其也相当敏感。这也与当前亚太形势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实力增强、影响力扩大,使美国不再认为东亚合作“成不了气候”。目前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已从“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发展到提供“战略再保障”(strategic reassurance)作用,也就是要求中国能够在保持亚太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作用,显示美国视中国为确保其亚太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加之日本新政府也要实行一种重视亚洲而与美国保持适当距离的做法,不能不使美国对东亚合作的新动向更加保持警惕,并迅速向日本施压。因此,鸠山在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发话后,对东亚共同体作了重新定位,称它将是一个对其他地区开放、拥有很高透明度的共同体,强调“日美关系是日本外交的基础”。日本外相冈田克也改口,表示希望由16个国家组成共同体,但也不排斥共同体以外的国家。
  东盟对在东亚地区建立范围更广大的合作机制则一直有着矛盾心理,它们既欢迎美、印、澳、新等大国加入东亚合作,以维持东亚合作机制中的“大国力量平衡”,又担心因此削弱甚至失去自己长期担任的“驾驶员”的主导地位。2005年成立的东亚峰会(10+6),就引起东盟的疑虑。虽然该峰会仍明确东盟的主导作用,但成员国的增多使东盟难以承受“小马拉大车”的压力。因此,东盟目前对东亚共同体的范围等问题的态度很不明确,只希望鸠山能“给予更加明确的说法”。不过东盟成员中的印尼、新加坡的态度一直是比较明确的,希望吸收美国加入地区合作机制。而美国新政府也在加大对东南亚的投入,前一阶段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1月中旬奥巴马将访问新加坡,出席APEC会议并举行美国一东盟峰会。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明确表示期待共同体的范围更广,能包括美国、俄罗斯这样的亚太地区成员。针对最近马哈蒂尔将澳、新排除在共同体之外的说法,约翰?基反驳说,“不论地理还是贸易上,我们都是亚太的一部分,此外,我们还有庞大的华人人群,讲英语不能成为被排除的理由”。德国舆论也认为,中日韩关于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对欧盟意味着挑战。即这个计划对欧盟和美国来说,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既在经济方面,也在地缘政治方面。印度媒体也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美、中、日、印之间的平衡对东亚共同体都至关重要”。
  中国对成立东亚共同体持肯定和开放的态度,愿与各方商讨如何建立该机制,以促进未来东亚合作的方向。温家宝总理说,“东亚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完全一样,发展水平也不一样,要形成一个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这 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的10+3、10+1合作以至于东亚峰会,都在为东亚共同体创造条件,只要把现有的与东盟的合作机制搞好,将来就有希望实现东亚共同体”。
  
  谁是东亚共同体的“驾驭员”
  
  东盟认为自己是理所当然的“驾驶员”。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合作大多是以东盟为平台进行的。不管是10+1或10+3,还是10+6,都发端于东盟首脑会议。另外,东盟推动东亚合作的初衷,就是不希望大国争锋给本地区合作带来消极影响,进而损害东盟的利益。
  日本对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最初是忽视了东盟,鸠山显然想把这一重任放在日中韩身上。他最先是在G20峰会上向胡锦涛主席正式提出这―建议;其后在中日韩首脑峰会上,又积极推动将该倡议写入三国联合声明,他本人也曾表明,日中韩三国将成为东亚共同体的核心。舆论认为,鸠山是想与中国一起并拉上韩国共同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中日韩三国峰会,就是欲在东盟无力拉动东亚合作的背景下,通过深化三国的合作来重新带动东亚区域发展。中日韩的经济总量价值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6%,人口接近全球的四分之一。另外,近来中日韩政治关系的改善,也为三国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在10月24日10+3峰会的主席声明中,东盟再次使用了“以东盟为核心”的表述,丝毫不掩饰他们对“以日中韩为核心”说法的不快。在这一点上东盟获得较多支持。澳大利亚版盼共同体就把东盟当成核心角色。中国也希望东盟继续担当核心的作用。最近鸠山也表明,东盟是真正的东亚中心。看来,鸠山也深知在实现一个还非常遥远的目标上,与东盟产生现实的纠纷得不偿失。东亚共同体将从经济层面入手
  目前鸠山推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是不是十分清晰,没有明确的范围,也没有大致的路线图,而且各方普遍认为其距离实现还非常遥远。但由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且将给各国和地区民众生活带来明显好处。因此东亚共同体作为地区合作的一个长远目标,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
  关于合作内容,许多舆论认为,鉴于东亚地区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以及现实中许多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东亚一体化必须首先从经济层面入手,至少在建设共同体的初期。其性质是经济层面的,如在经济、环保、气候变化等领域,东亚国家之间有可能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鸠山本人也认为东亚共同体不是很快能实现的,但他表示“东亚在经济、教育、灾难处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展开合作姿态很重要,地区共同货币意义重大”,“希望东盟共同体与将来的东亚共同体衔接”。为此,日方发言人在泰国的东盟系列峰会期间举办了两场新闻分布会转述日方意愿。泰国总理阿披实在东亚峰会闭幕式上说,这个区域目前面对的一个共同挑战,就是寻找共同的经济成长模式,至于成立东亚共同体还是亚太共同体,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东盟愿就上述问题与各方展开讨论,以此形成一个使这些概念具体化的持续过程。
  对东盟来说,内部矛盾较多,凝聚力下降,东盟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三个“共同体”能否如期实现,已经是个问题。另外。东盟“小马拉大车”还能坚持多久?效果如何?也是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而中日之间能否妥善处理好历史、东海等敏感问题,能否构筑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也将成为影响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因素。
  对美国来说,东亚合作的实质主要是经济层面的,至少东亚共同体在建设的初期其合作性质是经济的,不会对美国在东亚的安全利益构成任何威胁。美日、美韩同盟关系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较大松动。另外,时代变了,美国需要接受在可预见的未来。出现美国、欧盟与东亚共同体三大权力中心的现实。因此,未来能否处理好东亚共同体与美日同盟、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东亚共同体的命运。

相关热词搜索:东亚 共同体 提出 何以提出东亚共同体 东亚共同体 东亚经济共同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