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亚洲之行有点悲|代表亚洲提问奥巴马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11月6~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拉开亚洲之行大幕。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奥巴马先后访问了印度、印尼、韩国、日本,出席了在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在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奥巴马亚洲之行显示,美国的亚洲政策已基本成型,亚洲与美国的互动逐渐加深,但东南亚国家反应低调。
  
  四国行程各有侧重
  
  11月6日,奥巴马访问印度,双方宣布建立美印“21世纪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奥巴马称印度为美国全球战略合作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并明确表示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奥巴马还与印度商界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
  9日,奥巴马抵达印尼,双方签署“美国―印尼全面伙伴关系”,加强两国在民主、安全、教育、经贸、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密切合作,并在东南亚最大清真寺伊斯蒂赫拉尔发表讲话,向伊斯兰世界示好。
  10~12日,奥巴马赴韩国,视察龙山驻韩美军基地,在首尔出席G20峰会,并与韩国总统李明博就美韩同盟、朝核问题和美韩自贸协定(FTA)交换意见。奥巴马强调,美国将保证韩国安全,并将在朝核问题和“天安”号事件上与韩国加强合作。
  13~14日,奥巴马在日本拜见了天皇,并与首相菅直人举行了双边会晤。奥巴马称,美国将毫不动摇地深化美日同盟关系,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奥巴马还在横滨出席了APEC第1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奥巴马及此前国务卿希拉里的亚太之行显示,美国的亚太政策特点有三:一是深化与盟友的关系。美国毫不动摇地承诺支持韩国与日本,甚至声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以强化美日同盟。二是加强与新兴伙伴的关系。除传统盟友外,奥巴马此行还特别重视加强与新兴伙伴国家的关系,即发展亚洲地区的潜在盟友――印度与印尼。此前,希拉里在访问南太平洋岛国时,已经与新西兰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三是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融入亚洲地区合作。奥巴马在日本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协定”(TPP)相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会议,推动亚太自由贸易进程,以建立亚太自贸区(FTAAP)。实际上,早在奥巴马出访前,美国防部长盖茨已在越南出席“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希拉里也出席了扩大版的“东亚峰会”(10+8)。
  
  重振经济是当务之急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经济低迷,相对实力地位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亚洲经济持续复苏,世界地缘经济、政治格局演变加快。2009年,中国、印度、印尼分别实现8.7%、5.4%和4.5%的高速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巨大贡献。201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称,“亚洲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推出以“巧实力”实施“多伙伴世界”计划,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作为外交的重要任务。在印度,奥巴马强调印度拥有12亿人口,未来10年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将为美国创造为数可观的工作机会。美印签署的百亿美元贸易协定将为美提供5.36万个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在印尼,奥巴马赞扬印尼繁荣与民主共存,是伊斯兰世界的典范。奥巴马对美国仅为印尼第三大贸易和投资伙伴深表不满,声称将通过“全面伙伴关系”协定,深化经贸合作,使美成为印尼的头号贸易伙伴。在日本,奥巴马重申,美国将把继续投资亚洲市场视为一项长期战略。投资亚洲有助于增加美国出口和刺激全球经济复苏。
  
  维持对亚太的战略影响
  
  本世纪以来,亚洲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美国《新闻周刊》称,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然而,亚洲时代的突然降临,使美国有点手忙脚乱。尽管美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声称战略中心东移,并出台亚太战略报告,但由于一直受困中东局势,美对东南亚和太平洋国家的关注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奥巴马上台后,虽然明显加大对亚太的战略投入,但也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修改医疗法案等事务被迫两度推迟访问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引起亚太国家抱怨。9月,印尼总统苏西洛缺席第二届美国―东盟峰会,向美发出不满信号。
  反之,过去十年,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东亚,以东盟为核心的多层次地区合作机制稳步推进,形成了以东南亚、东北亚为主的东亚地区合作架构,世界霸主美国被排除在地区合作进程之外。在太平洋地区,美国影响力下降,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美澳同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南太岛国也因美国长期对之关注不足,成为其他大国博弈的重要地区。
  为巩固美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国务卿希拉里和总统奥巴马先后在短短20余天内访问亚太十国,其行程将亚太主要国家全部囊括,并通过有层次地深化与盟友及新兴伙伴国家关系,全方位巩固美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的战略影响。用奥巴马的话说,美国是亚太国家,美国要维持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
  
  东南亚国家反应低调
  
  美“重返”亚洲,重点在东南亚,但奥巴马此行仅在自己的“故乡”――印尼停留不到24小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国一方面口口声声支持印尼利用东盟轮值主席国领导东盟,另一方面又高调表态称,马来西亚在东盟中扮演中心角色,呼吁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领导东盟。
  当然,对印尼而言,美国只是印尼大国外交的重要伙伴之一,是印尼实施“平衡外交”的重要工具。除美国外,印尼还高度重视发展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在刚刚过去的10月,印尼副总统和总统先后到访中国,足以显示印尼对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视。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尼的头号投资伙伴。2009年,日本对印尼的投资达67.89亿美元。印尼经济发展对日本依赖较重。俄罗斯则是印尼军火交易的重要伙伴。印尼多次表示,印尼重视发展与大国的关系,不会仅依赖美国。
  对马来西亚而言,希拉里的到访确实鼓舞人心,进一步增强了马来西亚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尤其是深化了经贸联系,为马来西亚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心剂。然而,马来西亚政府与美国存在深层次矛盾。美国国会一直密切关注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安瓦尔的“鸡奸案”,并与马反对党保持协调、沟通,在必要时可能向马政府施压。美官员称,“美之所以不对安瓦尔案件实施干预,是因为安瓦尔与昂山素季不同,并没有失去自由和人权”。
  对东盟而言,尽管多个东盟成员国欢迎美国介入东南亚事务,但当美国真正介入时,东盟国家又心有余悸。如此前一直呼吁美国领导亚洲的新加坡,在美国出席东亚峰会(10+8)后,也声称东盟的中心地位不可动摇。东盟秘书长素林也多次表态称,东盟应始终维持地区合作的中心地位,积极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下届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更是跃跃欲试,积极推动“南海地区预防冲突研讨会”,扮演南海争端的“协调者”。整体看,维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始终是东盟外交政策的出发点,美国的介入只是东盟大国平衡政策的手段之一。美国加入东亚峰会后,印尼《雅加达邮报》甚至刊文称“中国欲积极拉拢东盟平衡美国影响力”,将东盟国家这种对大国“又爱又恨”的心态表露无遗。
  对地区秩序而言,美国“重返”东南亚,部分原因在于企图通过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分化东盟国家,整合亚太经济合作。然而,美主导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进展并不令人满意。在政局欠稳的东盟国家,反对派常常利用弊案、丑闻向政府施压。当前马来西亚反对势力已开始对政府表态加入跨太平洋经济合作表示不满。在东南亚的最大国家印尼,尽管政府高层欣赏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主张推动自由贸易,但印尼多个产业相当缺乏竞争力,且国内民众对自贸协定极为反感。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已使印尼政府颇感压力。倘若印尼加入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印尼的街头示威又将持续不断。迄今,东南亚虽有五国表态加入跨太平洋经济合作,但从其加入动机看,大多数国家更多地是看重跨太平洋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而非推动亚太地区的机制整合。
  
  东盟的重要性将逐渐显现
  
  随着美国逐步渗透东亚事务,东亚地区合作将再次掀起“东亚”与“亚太”路线之争。东亚合作是以“东盟+3”为主渠道、“东盟+1”为基础的合作模式,此模式的主导力量是东盟。然而,随着东亚峰会的扩容、美国和俄罗斯的介入,东亚峰会已经离最初“取代‘东盟+3’领导人会议,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初衷越来越远。东亚峰会的变质意味着大国博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倾向在亚太或在跨太平洋框架内推动地区合作,从机制上看表现为东亚峰会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中国支持“东盟+3”为主导的东亚合作机制。东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其中心地位。日本、澳大利亚在新领导人上任后,还未推出明确的地区合作战略。
  实际上,不论大国推出何种地区合作战略,东盟都将成为大国竞相拉拢的关键伙伴,东盟的重要性可能随之上升。不论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还是东亚合作,如果没有东盟国家的参与都将面临障碍。另外,东亚合作的路线之争将成为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动力。2015年,东盟共同体的建成,将使东盟在地区合作中与大国的互动增强,进一步巩固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在此情况下,继续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深化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稳步推进以“10+3”为基础的东亚合作,不失为中国应对当前亚太变局的良好对策。

相关热词搜索:巴马 亚洲 之行 奥巴马的亚洲之行有点悲 2010奥巴马亚洲四国行 奥巴马亚洲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