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社会大局稳定_维护怎样的“大局”?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朋友向我“诉苦”,说他写了一篇揭露当地司法腐败的文章,投到报社,被告之这稿子不错,搁平时发没问题,可现在是“敏感期”,考虑“大局为重”,还是不发的好。   这里所说的“敏感期”,指的是当地的“两会”即将召开。每年“两会”上,司法腐败都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代表因为司法腐败问题常年得不到根本解决,对法院、检察院工作不是那么满意,因而在对“两院”的《工作报告》表决时投反对票或者弃权票,致使“两院”报告有时仅仅以微弱的多数获得通过,弄得法院、检察院灰头土脸,很没有面子。这里所谓的“大局”,指的就是确保法院、检察院不被代表过分诘难,从而使《工作报告》得以顺利通过的“大局”。
  报告得以通过,特别是如果能顺利地通过,说明过去的工作得到代表的认可和满意。万一报告被代表否定,哪怕通过得比较勉强,就比较麻烦。工作没搞好,不用说再往上升迁,现在头上的乌纱帽能不能继续戴下去都很难说。所以,“两院”《工作报告》通过的顺利程度,是直接关系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前程的事,被这些人当成“大局”来抓也就不足为奇。考虑到大部分人大代表并不来自法律界,他们对司法腐败的认识,除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耳闻目睹,相当一部分来自媒体,如果“两会”之前或者期间这段“敏感期”,少发或者干脆不发那些“刺激”文章,代表们对遏止司法腐败的感觉可能不那么迫切,呼声也不至于很集中,这样无疑有助于“大局”的实现。好一个如意算盘!我甚至听说,一些媒体之间甚至达成了“默契”,在“敏感期”内,互相不揭对方系统的“短”。
  我并不想提倡在“敏感期”连篇累牍报道司法腐败事件,以期引起重视(尽管这样做在我看来并无不可),我也不想把对司法腐败信息进行封锁的板子打在媒体身上,他们也是听命而行。我只是担心,为了维护所谓的“大局”,实行这样的“封锁令”,可能使一些本应引起重视的司法腐败问题被掩盖,一旦得不到及时的重视和解决,最终遭殃的还是百姓。
  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什么年年开“两会”,司法腐败年年是代表关注的焦点?就因为这个问题和百姓利益息息相关,而百姓又深受其害,也说明尽管我们做了不少努力,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离人民满意还有不短的距离。我们不妨再想一想,人大开会,是代表谁在开会?是代表人民。所以越是人民关心、呼声强烈的事,越应该成为会议讨论、有关部门重点解决的问题。如果把一些敏感、棘手的问题都盖起来,讨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这样的人代会不开也罢。如果说“敏感期”有什么“大局”需要维护,那就是让代表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而通过信息封锁的方式,企图维护的是某些人的私利,和这样的“大局”背道而驰。
  代表不会天真到寄望于把司法腐败问题解决在一朝一夕,对于这项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他们想必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尽管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司法腐败存在,但是,只要看到司法机关为消除它所做的种种努力,看到最终消除这一现象的希望,相信他们对司法机关的工作会给予理解,投下满意的一票。但是,为了所谓的“大局”,掩盖问题,回避矛盾的做法能让人看到怎样的希望?单凭这一点,代表就有理由不满意,人民有理由不满意。□

相关热词搜索:大局 维护 维护怎样的“大局”? 坚定维护改革大局 坚决维护大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