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中国经济三大“堰塞湖”:中国经济三大支柱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打退国际炒家必须先打退所谓“需求无限论”,而打退“需求无限论”的最好办法,则是中国经济主动减速,尤其是对高能耗、高消费、高预期(房地产最甚)的产业,主动调整,同时加快价格改革力度。
  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会怎么走,不确定因素非常多。而在所有不确定因素中,关键的一点可能是:中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态度,特别是怎样理顺价格体系的态度。这个态度,直接关系到奥运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紧是松,以及哪里会紧,哪里会松。
  谁都知道,对中国政府来说,治理通货膨胀当然是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少有治本的办法。而且越是控制价格,价格上涨预期越大,因为压抑价格就意味着出现更多长期需要补涨的商品。尤其是,被控制的商品,大多数还都是要长期依靠进口的基础性资源类商品。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经济中特有的三大“堰塞湖”:进口原油与国内汽煤油零售价不断扩大的巨大价差,煤炭国际国内价格不断上涨所导致的国内电煤售价的巨大价差,以及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与国内购买力的巨大“差价”(背离)。由于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力长期贬值,在国际对世界主要货币虚假升值,现在国内企业为了减轻进口商品大幅度涨价的压力,希望人民币真实升值。价格体系及预期的混乱,也加剧了对人民币升值贬值的预期困难与混乱度。
  
  “堰塞湖”形成的主因
  
  中国人很喜欢谈所谓中国崛起,喜欢谈中国影响世界,却不喜欢承认中国因素对世界经济或国际虚拟金融市场的一点点负面影响。比如,现在全球通货膨胀严重,一些国际投行指责中国的房地产太热,与房地产相关的高耗能行业太热,对能源的需求太热,因此拉动全球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暴涨。
  这些话中国人不爱听,中国人更愿意听到的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全球能源以及资源类商品的疯狂上涨所造成的,更有国际金融大鳄想阻击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成长的嫌疑――是发达国家在拉动或哄抬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暴涨。因此,中国要扛,要抗争。至于如何扛,就是你怎么要价我都接受(看谁最后扛不住――看一看中国怎样谈判铁矿石价格就明白),而国内却死不提价(电价,气煤油的零售价就是不提)。由此,形成国际市场进价与国内销价严重背离的“堰塞湖”。
  不错,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通货膨胀都与油价以及大宗商品的疯狂上涨有关,但这些基础商品为什么能够疯狂上涨,始作俑者是谁?这个问题必须回答。
  很多人指责美元。美元的确连续下跌了7年半,而且这7年半确是国际油价及资源类商品上涨最快的7年半;如果将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应,我们还会发现,这7年多,正是中国进出口增长最快,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平均达到10.5%。而7年多前,正是中国加入WTO的始点,也是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时点,也是中国大规模开始城市化的时点。
  进一步分析,全球能源及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最快的一年是哪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房地产最热的一年是哪年?都是临近奥运会的一年。而这一年,恰是三大“堰塞湖”水位增长最快的一年。很显然,中国承办奥运会的最关键一年,也是国内外炒家最疯狂的一年!
  以上那么多相同的时间“点”似乎是完全偶然地聚集在一起,其实它在暗示我们:“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内因”才是主要的,才是引起变化的本质。
  当中国加入WTO,中国包括印度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融入全球化,这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
  而人口占世界1/2以上的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地开始城市化,除了极大地刺激了现实的能源、资源类产品的巨大需求之外,更是极大地提升了全球未来的需求预期,这成为国际炒家可以利用的巨大炒作题材,因此能源以及资源类商品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疯狂的大牛市:国际油价从7年半以前的20多美元一桶,迅速地涨到148美元一桶――泡沫巨大;油价与资源类商品的大幅度上涨、肆无忌惮地上涨。
  虚拟金融市场有这样的规律:涨起来了,很难跌,因为已经形成趋势。而买涨不买跌的“规律”更使油价、资源类商品暴涨,由此形成越是通货膨胀经济越热、物价越涨的恶性循环。
  通货膨胀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全球化”。资源进口国有通货膨胀,商品进口国也有通货膨胀;发展中国家有通货膨胀,发达国家也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像传染病,不把全世界感染一遍它不回头。在通货膨胀的传染期,通货膨胀是很难回头的。原因就是各国情况不同。
  通货膨胀是全世界的事,治理通货膨胀当然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而每个国家情况不同,程度不同,而且各有难念的经。就在通货膨胀向全世界蔓延时,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遇到了次级债危机,房地产危机,金融危机,它只能视通货膨胀于不见,挽救经济为先――不得不大幅度削减利率,这当然地延误了全球共同应对通货膨胀的时机,甚至更刺激全球的通货膨胀,于是能源资源类商品包括粮价一涨再涨。
  何况,离奥运会越来越近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力度更难把握,比如能不能涨价,敢不敢涨价。显然,在奥运会前将油价电价完全市场化可能造成混乱,于是只能再等,只能忍受国际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一涨再涨。而国际大宗商品的炒家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利用了这一点,才敢在奥运会开幕前的最后几个月上演最后的疯狂!
  
  变,才能良性循环
  
  当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时,全球各大投行(国际虚拟金融市场的主要炒家)开始冷静。大多数机构的结论是:中国政府一定不能容忍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继续疯涨,疏导“堰塞湖”的措施随时可能出台。
  必须强调,为什么国际大投行会越来越紧盯中国?因为在国际虚拟金融市场上,一直有一个不被市场提及却被市场广泛流传的“暗语”:中国经济主动降温之时,就是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下跌之时。如果中国加快能源、资源类商品的市场化改革,国际能源、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将大幅度下跌,因为中国根本就没有市场炒作者们所夸大的那样,有那么多需求。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持续的紧缩,虽然没有治本,但阻吓作用还是有的。从今年7月底开始,由于美国官方开始审查能源炒作资金,以及有关国际投行预期中国可能在奥运后,让基础能源价格彻底市场化,国际市场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第一次出现连续大幅度下跌,在中国奥运会开幕当天则加速下跌,原油一个月的时间下跌了23%,从148美元一桶跌到11 0一桶附近,而全球最重要的原材料价格指数也自7月开始下跌,一个月时间跌了19%。
  这本是好的开始,却给主张观望的人以口实。那些一直主张应该 “等”,应该“扛”,应该“不作为”的人们弹冠相庆,因为他们似乎看到了“胜利曙光”,看到自己对了:国际炒家终于斗不过我们,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扛得过中国。他们乐观地预期,全球原材料,基础能源包括粮食价格等都可能出现大幅度回落。中国经济可以喘口气了。
  但是,7、8月间国际市场的良好开端,会不会昙花一现呢?
  8月25日,国际商品期货大王罗杰斯发表预言,未来3年,国际油价将在75~175美元一桶之间运行,总的格局会维持牛市,但不排除先下后上。为什么会先向下?因为中国可能会开始提价(气煤油的零售价,包括电价),可能开始价格改革;而为什么仍然会大幅度上涨?因为中国印度经济减速的幅度不会太大,时间不会太长,未来仍是高速增长。相对未来的增长,资源类产品的确是越来越少!
  国际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暴涨的主因,确实不是炒家怎么凶猛,而的确有一个中国印度的需求因素。国际炒家对中国印度等国未来需求无限的心理预期,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只是一个附加因素。所以,打退国际炒家必须先打退所谓“ 需求无限论”,而打退“需求无限论”的最好办法,则是中国经济主动减速,尤其是对高能耗、高消费、高预期(房地产最甚 )的产业,开始主动调整,同时加快价格改革力度。
  目前美元反弹,国际能源资源类商品市场的炒家们还在观望,这给我们的调整和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时机。而若想等,内生于中国经济内部的各种顽症会再度肆虐,因为资源还是太便宜,房地产和高耗能产业肯定有冲动。
  此点若被国际炒家识破,国际市场的能源及资源类商品价格立刻会反弹,甚至形成更持续的上涨。这将形成恶性循环。而主动让经济减速,主动调价进行价格改革,则可以使国内资源类产品的零售价与国际市场价格形成接轨预期,导致炒作原油和大宗商品的投机客知难而退,最后彻底地挤出全球资源类产品市场的巨大泡沫,为解决中国(乃至全球)其他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有利环境。这才是良性循环。
  
  成功疏导“堰塞湖”事关重大
  
  首先,我们不应该怕经济适度减速,尤其是对几年来因疯狂放贷所形成的传统产业盲目扩张,低价出口,房价疯狂上涨等热过头的经济领域,必须继续降温。而能源以及资源类商品的适度提价,一定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是好事。相反,等经济热过头,“堰塞湖”崩溃,再被迫调整,突然调整,结果必然是企业死一大片,经济倒退十几年。
  其次,我们不应该怕物价短暂跳升。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双轨制,就是价差,它是不能再重演的万恶之源。何况,成功疏导“堰塞湖”一定能使国际市场价格回归理性,而经济适度降温也会使国内价格回落。更重要的是,价格改革将消除通货膨胀预期,使企业不用囤积,炒家无从下手,中国经济轻装前进。
  价格是经济信号,宏观经济政策是信号灯。我们紧缩只会上调准备金,而却捂住信号灯,管死价格尤其是货币的价格,让全国的企业都紧,都无所适从。这个最大的“堰塞湖”,必须炸开口子。当然,调价,包括汇改,也应该有“黄灯”,有公开明确的时间表,给市场一个调整适应期。
  总之,疏导“堰塞湖”决不是简单的价格改革,它将向中国经济(包括世界经济)发出这样的信号:适度放开物价将稳定全球市场预期,挤出资源类产品市场长期形成的巨大泡沫,使中国经济(包括世界经济)可以更持久稳定地发展。
  同时,适度限制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如钢铁和房地产业等,将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和机会。有了机会,腾出了资源,正好给创新经济和民营经济输血,使经济结构更合理。
  我们所希望的中国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向节约型转型、向多元化转型、向民营经济更壮大的经济结构转型,将在成功疏导“堰塞湖”后一个个实现。因此,成功疏导“堰塞湖”不但将决定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的兴衰,而且还可能成为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催化剂。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

相关热词搜索:三大 疏导 中国经济 疏导中国经济三大“堰塞湖” 中国经济网 面临三大硬伤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