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歌曲的记忆:经典校园歌曲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小女儿已近四岁,老婆一直用她台湾味道的发音,教她唱歌。近来,小女老是不厌其烦地哼唱,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校园民谣。那正是我少年时的励志校园歌。
  说到台湾的歌曲,最不能让人遗忘的是邓丽君。惊为天人的邓丽君仙逝多年,而她的歌声却经久不衰地在世界华人中传唱。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影响了大陆几代人,毕竟听惯了“文革”歌曲的大陆人,几乎忘记了还可以这样温柔地唱歌,也可以用别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早年的台湾,也是百禁令止,在台中市里一家老残书店中,我偶尔翻看过一些台湾当年的图书,对台湾当时文化状况的了解也就多了一个层面。
  台岛也曾经充斥大量的革命歌曲,曲风颇似当年大陆“文革”体,铿锵有力且鼓荡着血脉贲张。待党禁解除后,绿岛出来的台湾早年“牛鬼蛇神”们开始有了新的活力。于是,当年一首摇醉着多少青春少女浪漫之夜的《绿岛小夜曲》甚至一度被怀疑为政治招魂曲。
  而真正使台湾歌曲走进全球华人世界,并很快风靡华语圈的,是七十年代的校园歌曲。
  清新、婉约、柔美、纯真几乎是所有为校园歌曲做注解的文人毫不吝惜的词汇。搭载着琼瑶无数爱情剧喷薄而出的这种音乐表达,也迅猛成为取代革命歌曲的一种时代象征。
  后来校园歌曲占领香港继而潜伏入大陆,就成了华人世界民族精神的统一载体。音乐,也从此淡化了政治的外衣。
  在七十年代的台湾,校园歌星们是被“星探”发现的。现如今,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星探”们再也不用到街头巷陌去火眼金睛般地捉人了。后校园歌曲时代已经来临,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一个字儿――秀。
  “秀”们不请自来。
  站在舞台上大方地任评委们选,恰如菜市场萝卜一筐白菜一堆的搬上来,扔下去,再搬上来。直到挑出一两个模样俊俏的,嗓音甜美的,甚至会来事儿的,讨巧的,可以忍耐绯闻的,愿意制造八卦的,萝卜从此就成了人参,白菜也可以和鱼翅同煲了。
  这一点的精髓,恰为大陆同行指点了迷津。
  终于有一天,我在电视上也看到了大陆音乐“天才”们纷纷站在舞台上,如同提线木偶一般,他们唱着老掉牙的歌曲,却说着火星人才懂的故事。用于讲述音乐背后故事的文字淹没了才华横溢的词曲之美,可着劲儿地造星,也造不出邓丽君的光芒与持恒。
  歌曲的时代,终于从一种狂热的革命时代,穿越到另一种狂热的后革命时代。
  校园歌曲宛若仙子一样,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作为均衡两个“革命时代”的天使,左右看着我的父辈与子辈。如同我在家给上下两代人做着不同的讲解,否则花白爷爷的摇头与花绿孙儿的摇头,就会经常令我忍俊不禁。
  台湾的音乐形态很自由,看星光大道这类的歌曲选秀节目,至少在我这样一个乐盲耳畔听来,甚为受用。温文尔雅的评委即便辣口点评,也受者灌顶,闻者获益。评委既无帝王,歌者亦无草民,有的只是两位歌者的对话。
  而大陆选秀节目,则是急功近利的,往往把选秀节目搞成了帝王殿试的音乐科举。
  音乐是自由的。音乐可以传递心声,也传递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台湾校园歌曲影响的一代,至今仍将爱情与自由奉为至圣,也相信未来会像歌里唱的那样“明天会更好”。
  很值得回味的是,当我把这番话和台湾友人分享时,他居然说,你真的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反问他,明天会更糟,那还唱什么歌呢?台湾的明天,大陆的明天,世界的明天,只要还有人在写这样的歌,唱这样的歌,人就有希望去用歌声传递爱与自由的信念。
  这信念强烈了,就成为一种信仰。

相关热词搜索:记忆 校园 歌曲 校园歌曲的记忆 校园里的记忆600字 校园里的那些记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