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表现油画 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艺术作品皆源于心源于情,在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应始终充满着创作主体的生命情感,源于心的艺术作品也让创作主体和欣赏者体验到了人的本真的存在,使心灵在艺术中得以自由。在日益功利化、物质化的现实世界中,或许只有艺术才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永恒精神家园。
  【关键词】艺术作品;创作主体;情感;自由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52(2011)09-00-
  
  异常火爆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现也传出“崩盘”的言论。且不管“崩盘论”正确与否,我们单就这几年由市场导向的 “图式化”的创作方式就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提出了挑战。由于规范、稳健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尚未形成,或者是出于对出场机会的渴望,或者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在校年轻艺术家将物质主义冲动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他们开始并密切地关注市场,并根据市场所反馈的信息,批量生产可以受到市场青睐的艺术作品。所以说,这些年轻艺术家在市场面前如何正确地作出选择显得异常重要。因此,如何引导这些年轻艺术家正确的认识市场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是当代油画艺术教育中最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
  那么,面对来自当代艺术品市场天价交易的诱惑,油画艺术教育该何去何从呢?首先,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远离来自市场的诱惑,而是对艺术保持一种独立、先锋的姿态。真正的当代艺术品应该是来自于艺术家自身的生活体验,并建立在整合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乃至这个时代的不同文化因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前瞻性的作品,而不是可以被无限制复制与模仿的流水线作业。对此,艺术家马蒂斯也曾说过,“我不能把我对生活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的方式区别开来。” 所以说,当代油画艺术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以及时代生活的基础上,发展其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能力,并敏锐地对时代环境作出反映从而使观众可以审视到原本感知不到的东西。
  近年来,资本与艺术的关系已经提到艺术理论讨论的议程。比如,在2007年首届批评家年会上,就有不少批评家专门论述了艺术与资本的关系问题。但是,理论总是滞后于一般的艺术实践。资本早在5年前就已经开始与当代艺术捆绑在一起,据笔者了解,各大美术学院的年青油画家也正是在这时从自己的专业领域淘到了第一桶金。当代油画教育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仅仅教好学生专业课而已,更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与艺术关系问题。正如笔者前面所说的,要规避资本对艺术的影响,就要回到对艺术本身纯真性的追问。但在追问的同时,作为教育这也必须要明白的是,资本并不是“恶魔”,因为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资本诞生以来就是要以增值为目的,增值并不一定是贬义词,重要的是看艺术家如何对待资本的增值功能。一位以赚钱为目的而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和以艺术、信仰为目的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必定有着质的差别。所以,当代油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导学生在面对市场的同时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艺术史上不乏这样优秀的艺术家,比如毕加索等一群原来生活在蒙特马特高地的艺术家无一不是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开始艺术创作。虽然他们最后与资本合作,但是最终还是保持了艺术创作的活力。
  能够作拥资本而不乱,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艺术家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建构是一个国家完成现代性转型的基础之一,哈贝马斯在自己的理论话语中经常谈到的“主体间性”也是以“主体性”为前提而提出的。通俗地讲,引导学生建立个人“主体性”的问题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要做什么。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格哈德•里希特。2008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里希特个展向我们说明了里希特是一个非常具有主体性艺术的艺术家,因为他几乎经历所有当代艺术流派的发展,如波普、博伊斯的社会雕塑和新表现主义等,但是,他最终给我呈现的艺术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流派,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所以,从事当代油画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判断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倾向,从而将自己的判断传达给学生。学生的知识面必定有限,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模仿和跟风的现象,怎样纠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偏差便是教师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缺少的不是精湛技术的作品,而是具有思想性的作品。油画创作课中,我们所要摒弃的是一些具有简单逻辑的“图式”性作品,而要着重强调作品的不可复制性,即作品的个人特征。
  当代油画正在呈现出弱化技术,强化观念的趋势,对观念的强调也是油画之所以进入当代艺术领域的依据。因此,作为油画教育工作者,在明确整个当代油画风格取向的同时,要从艺术本体去正确引导学生。从全国范围来看,油画教学可以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以强调基础为主的保守派教学方法,另一种则为以创作带动教学的自由派教学方法。全国很多院校都倾向于先强调基础,而后才能进行创作,而笔者认为的自由派教学方法则是忽略先基础后创作的先后顺序,使其同时进行,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以创作代带动教学的模式下,四川美术学院培养的学生稳稳站住了当代艺术的半壁江上。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并非十全十美,过早的进入创作状态,容易使学生进入模式化的创作怪圈,正如在当代油画领域出现的肤浅的“符号绘画”一般。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其实,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当代艺术在起步的时候就面临处理技术与创作的争论,在活跃在“85美术运动”中的“北方艺术群体”和“池社”等当代艺术团体,都曾经被指责为图解观念,没有技术含量,没有遵守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原则等等。现在,这种争论已经不是批评家和理论家争论的焦点,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已经解决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对技术和观念的争论一直存在于当代油画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在油画教学中始终强调的一点就是“重要的不是技术”。技术与基础是同义词,它们对应的是观念和创作。按照保守派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有学好技术后,才能进行创作,但是技术和基础是没有一个恒定的衡量标准,可以说技术和基础是无止境的。而以创作带动教学的方式则很好地处理了技术和观念、基础和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创作讲求的是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生活、周遭的环境给他带来的感触,然后将这种感性的感触转化为观念比表达出来。因此,在想到如何表达时,技术和基础才成为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同的观念需要不同的表达手法,当现有的表达方法不能满足所要表达的观念时,学生才能有目的的去学习或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训练。由此可见,强调观念和创作不是忽略技术和基础,而是以观念和创作为先导,去引导技术和基础的训练,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性更强,更有效果。
  具体到当代油画教学的观念层面,我想探讨的是当代油画跨艺术门类、跨学科的可能性。面对中国艺术高等教学的教学规划,将艺术分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门类的方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西方艺术教育已经没有画种的区分,而是多被称为“自由艺术”,也就是说你什么材料都可以用。当然,打破材料上的限制是自杜尚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早已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当代油画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在不失去油画本质的前提下去开拓油画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在当代艺术中也出现了许多将油画和多种媒材相结合实例,比如活跃在北京的年青艺术家张小涛就是一位将装置和绘画融合在一起的优秀艺术家。除了绘画和装置融合在一起的方法之外,绘画还可以和影像语言想配合。因此,所谓的油画跨艺术门类的想法不是让油画变成非油画,而是使油画与其它艺术语言相融合,以此来增强油画的表现力,是艺术家的观念表达更加完美。其次,当代油画除了要作出跨艺术门类这一步来说,还面临着和其它形式的当代艺术一样的问题,即跨学科的问题。在西方现代艺术以来,油画的语言问题已经被解决,也就是说,无论当代油画如何提炼语言,总是逃不出写实――抽象的逻辑,所以,在语言之外,涉及的就是跨学科和综合展示的问题。
  (责任编辑:解然)
  (收稿日期:2011-8-15)

相关热词搜索:油画 当代 几点思考 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东莞油画艺术教育 东莞油画师招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