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与他的自画像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在每个画家一生的创作当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自画像。他们画自画像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有着另外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表达真实的自己,有的是为了展现人的心灵,有的则是为了研究人物的表情,总之,每一位画家画的自画像都有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伦勃朗;自画像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52(2011)09-00-
  
  谈到自画像,从古到今历史上画的最多的,莫过于十七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还有后来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凡高。伦勃朗擅长于历史画、肖像画、风景画以及风俗画,同时也精于图案绘制及版画,是有史以来最多产的画家之一。他不但为艺术史留下了多幅脍炙人口的名作,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部独特的自传――自画像。他从十四岁到六十三岁终老,一生一共画了一百张以上的自画像。他一生画了这么多的自画像,并不是为了简单意义上对年华的记录与展现,而是蕴含着伦勃朗在一生大起大落中,感悟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对人生种种不为人知的追求。
  伦勃朗一生辛勤创作,为艺术史留下了大概六百幅油画,三百幅蚀刻版画和两千多幅素描,一百多幅自画像,他的艺术生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 莱顿时期(约1625年―1631年)
  伦勃朗出生于1606年,在他的艺术生涯的早期,就已经开始了自画像的创作,这个时期是伦勃朗绘画艺术走向成功的准备阶段。他于1625年从阿姆斯特丹返回家乡莱顿,并在家乡开设画室,这期间他曾为斯吕东的助手,共同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包括不少版画作品。在这个时期中和他交往密切的还有一个比他小十六个月的杰出画家詹•列文,他们共同学习于彼得•拉斯特曼,使得后人很难分辨他们这个时期的作品。
  伦勃朗虽然不是一名早熟的艺术家,但是他的艺术演化速度非常惊人,他以一名不到二十岁的荷兰艺术家,却在以后的六年时间里,迅速成名,艺术成就显然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所有艺术家。
  伦勃朗早期的绘画风格受他的师傅彼得•拉斯特曼的影响,采用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强烈明暗对比法,用光线塑造形体,以加强画面的戏剧性效果。这个时期的他很注重光的作用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他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通过更深入地捕捉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此外,从这个时期起,他开始绘制大量自画像。伦勃朗一直对老年人和有各种突出特征的人物形象感兴趣,为了塑造具有特殊个性的人物形象,伦勃朗几乎耗尽毕生精力来研究面相学,他在这方面的探索成果成为他绘画技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伦勃朗在这个时期比较有名的自画像是他1629年的《自画像》,在这张自画像中,伦勃朗面容安静,头发梳得很整齐,这显现出的结果比他第一幅自画像表现出来的成熟多了。伦勃朗身着黑色皮衣闪闪发亮,外面露着肉色的衬衣领子,里面的色调柔和,一束强光洒在他的右额上,这与他身后的黑影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和他老年的自画像比较,年轻的自画像表现的是一个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形象。但是仔细看来,他的眼中并没有直接看着自己,而是看着稍远的,即将展开的未来,是带着历经人生颠簸后的达观,或许,他的眼睛正预知着逐渐迫近的生命的终点,在笑看着曾经许多次要打垮他的世界。
  二、阿姆斯特丹时期(约1632年―1648年)
  伦勃朗于1631年底离开家乡,定居于文化、政治、经济中心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是荷兰共和国主要的商业贸易中心。
  1632―1640年之间是伦勃朗艺术创作的第二个时期,这也是他艺术成熟的时期,他与富商女莎丝吉雅结婚,生活得意,作品充满自信,成为成功的艺术家,并过着富有、快活的生活。这个时期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杜普教授的解剖课》,这幅画突破团体肖像画呆板的程式,在构图和人物精神上处理得逼真而又生动。正是因为这幅画打破陈规,使他一夜之间闻名于艺坛,从此开始不断接到订单,这幅画也是伦勃朗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他在1634年做的《自画像》画的是青年时代的伦勃朗,描写的是他刚离开故乡来到莱顿,面貌年轻、可爱,整幅画布满爱与温暖,眼睛极美,目光是那么妩媚,头发很多,并且烫得很讲究。胡须很细,口唇线条分明,画家穿着一套讲究的衣服,丝绒的小帽,肩上挂着一条金链,这表现出伦勃朗英姿勃发的形象,伦勃朗这个时期的自画像为数不少,虽然技术颇为巧妙,但缺少在以后的作品中成为最高性格的这种成分。在这个时期,光的明暗应用的非常谨慎,还没有成为后来绘画强有力的工具,伦勃朗只是用以特别表现有力的线条勾勒轮廓和标明口与下巴有规则的曲线,这个时期伦勃朗的人生观是含着微笑的。
  在1640―1648年之间,伦勃朗生活的不幸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社会,艺术作品也进入一个深化的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亲人接二连三地离他而去,妻子的去世更加使他悲痛万分。而他的名画《夜巡》的问世,在一开始并不为人理解,这幅画有风俗画和历史画的性质,可以使人回忆起往昔荷兰人民反抗异族统治斗争的史诗性杰作,《夜巡》一画中表现了紧张而变幻不定的情绪、气氛,反映了他在探索“光线语言”揭示主题的表现上所达到的深度和开拓精神。因此,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画法,开始不被订画者接受,在这个时期其他的作品也像《夜巡》一样采用更加接近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含蓄地描绘画面上的主要人物,因而不像三十年代那样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欢迎,以致生活开始走下坡路,越来越困难。这时期的作品还有《圣家族》等宗教画,由于伦勃朗生活已经开始落魄,接触的都是下层人民,因此这个时期的一些作品洋溢着世俗精神。同一时期中,他对景写生,制作了《三棵树》等蚀刻画和一些风景素描。
  三、晚年(1648年―1669年)
  伦勃朗晚年生活困难,家产被拍卖,油画作品买主不多,只有部分宗教题材的蚀刻版画还有人订制。
  1669年伦勃朗的《自画像》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张自画像。这个时期伦勃朗生活贫困潦倒,人生的世态炎凉使他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作品中也开始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物心灵的表现,并且笔法更加苍劲老练,厚涂的色彩像铸铜一般闪闪发光,伦勃朗采用的是一种略显透明的“色彩重置法”。伦勃朗的面容安静从容,目光仍然炯炯有神,伦勃朗本人在这幅画面上显得很苍老,生活的连续挫折与事业的打击造成了画面上那个伦勃朗的形象,画家把自己从肉体到精神的形象都勾画在这幅画上了。
  画自画像是西方绘画中具有双重意义的绘画方式,他不仅有助于画家练习造型与色彩,还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深入探索形象的精神气质与心理活动的外在显现,因为画家对自己是最了解的,也更容易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伦勃朗一生中共创作了一百多张自画像,在这一系列的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伦勃朗始终不屈不挠的性格。伦勃朗终生都在研究自己的脸,研究他的特点、表情、痛苦以及他的皮肤和头发不同的纹理,还把它放在不同的姿势、头巾、衣服和光线条件下来观察、观察他这张脸上的变化。他在年轻时丑化或美化自己,到他取得国际声望时把自己画成浪子或文艺复兴的朝臣,再到他艺术成熟时亲人的丧失与哀伤在脸上留下的印记,但在这个时候,他依然很坚强的作自我分析。他用一种近乎威严的姿态,从他所在的画室向我们这个世界看,显然,只要他还能作画、还能创作,他做人的尊严就不会泯灭,这正如他的那句话: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名誉,比名誉更重要的是自由。伦勃朗为了以上的崇高信念,他没有为了生活去迎合当时权贵的欣赏眼光,宁愿从一个上层的贵族沦落为一个下层的平民,而我们现在的一些艺术家,为了钱盲目地追求时下流行之风格,而放弃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目标。我们应该多向先辈大师学习,坚持自己的美学观点和艺术表现手法,争取在艺术发展道路上有所创新。
  (责任编辑:崔少梅)
  收稿日期:2011-07-28

相关热词搜索:自画像 伦勃朗 伦勃朗与他的自画像 伦勃朗自画像赏析 伦勃朗自画像好在哪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