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退房”:上海宝山长滩值不值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天有不测风云,曾经通宵达旦“排队团购”的上海楼市遭遇了“排队团退”。2005年11月23日,位列上海地产十强的大华集团开发的楼盘“水岸蓝桥”的51名业主,将一份联名解约书递交给开发商、贷款银行和贷款担保公司,强烈要求退房,并声明集体停止偿还房贷的那一刻起,“达安春之声”、“金沙雅苑”、中邦风雅颂、万科蓝山小城也将采取如许措施……“退房风潮”此起彼伏,上海越来越多的预售房买房人开始采取群体性退房或拒收行动――而其中的主力,就是去年3月份前已有房产售出、3月份后仍有后续供应――横跨楼市调控周期的项目。
  与此相对,开发商们却大多不肯割肉,一个房主赔10万,100个房主那可就是1000万,这可不是每个开发商,尤其是原先那些没有资本垫底、只靠预售款来周转的开发商们吃得消的。更何况,双方是签了购房合同的。“水岸蓝桥”的业主还算是幸运的,其补充条款第三条有如下内容:“若乙方因自身原因提出解除合同,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为总房价款的3%,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相关费用。”现在这51名业主就是按照这一条款要求退房,而对于其他一些项目的购房者,签订的合同里却没有这一条,于是愤怒的业主们开始寻找小区布局不合理,房屋质量等问题要求退房,开发商自然可以以合同为由拒绝退房,于是这些退房者们的要求就变得合情,但不合理。不少开发商在遭遇索赔之后,悄然提高了违约金比例,如达安春之声就把比例从5%上调到了10%。而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延请法律顾问完善预售条款,规避退房纷扰。
  老百姓头疼,开发商头疼,银行自然也得头疼,由于银行贷款利率与民间贷款利率相差悬殊,开发商和老百姓大都从银行那里贷款。仅是截至2004年4月,投资到中国房地产开发中的8800亿元,银行贷款就占了7200亿。而在全国金融机构的17万亿人民币贷款中,超过50%以上的贷款都是以房产作抵押的。现在房价一跌,不少人家徒四壁,就剩下了跌破底价的房子能赔给银行。说起来这房子,只要不再卖出去换成钱,留在身边还可以等升值,那也就罢了,可还有些人当初钻了贷款某些环节的空子,拿了别人的身份证去申贷,现在亏了,人就跑了,银行可不管这些,就找合同上写的人要钱,换成你,你会还么?上海某律师行律师表示,银行坏账率节节高升的同时,事务所受理的有关房地产的纠纷也日渐增多。
  人人都坐不住,政府也开始“感到不安”。据悉,一份旨在化解“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社会性风险的报告――《上海市房地产行业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报告》,已于近日由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仲裁委员会三方起草完毕。这份报告将被送到有关部门,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房地产风险提供法律分析和建议。
  
  地产泡沫:“纸上富翁”
  
  一直飙升着的房价,怎么说跌就跌了?又怎么一跌就跌得那么惨呢?
  “不幸”而又“幸运”的周先生怎么也想不通:“我有个朋友专门炒房产的,炒了好几年了,车啊房啊的一样不缺,几年前我终于耐不住,在他的建议下买了一块乡下的地皮,才5万,听说再以前才3万,看着便宜,我就买了,这是一小块湖,要造房得打桩什么的,所以加了3万,就是一块地8万,房子造起来了,还没装修,花了30多万吧。结果这两年行情看涨,眼瞅着我这栋房价钱日升月涨,最高的时候到了130万,钱虽然没到手,可我心里那个乐啊,即便是个‘纸上富翁’,那也是个富翁啊。于是我再接再厉,以这栋房子作抵押,贷款买了间门面搞出租,谁知道上海房价突然就开始跌了,我忙不迭的出手,门面房这一笔就赚了3000,而乡下那栋房子,一下子降到了60万,我就是想不通,怎么能的跌那么多呢?”
  这一切源于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向有关部门转发了由中央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此,一度高烧不退的上海楼市终于开始了自1998年来势头最为迅猛的下挫和调整。
  百姓、开发商、银行、投资客……在房价下跌之前谁都觉得楼市还要景气很久:上海的土地越来越少,房价没那么容易跌。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回头看看,看看中国房改25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也许就能得到些许警示:
  1992年,国家的土地批租审批权下放后,一阵短暂而高涨的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席卷中国,当年全国房地产投资的增速达到了117.6%,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增速也达到了50%以上;而全国商品房的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43.5%,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36%,房地产开发公司接近两万家。
  1993年,全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与前次因工业消费品价格放开而产生的通货膨胀不同,这次的成因是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而粮食、石油、电力、钢材、铁路运费等产品价格猛烈上调的根源就在于1992年至1993年内地异乎寻常的房地产投资热潮。
  而1997年对内地二百多个大中小城市的调查显示,平均的房价收入比为6.4倍,与国际上公认的衡量购房承受能力指标的正常值――3至6倍相差悬殊,显然,房改在某种意义上已然误人歧途。
  上海房市从2001年开始就急骤上扬,2002年每平方米均价4010元,到了2003年已为5118元,涨幅为21%。经济学家开始担心地产泡沫的来临,但是对这样的担心无人过问。
  2003年,上海首度超越北京成为中国内地房价最贵的城市,并且以24.2%的速度迅猛上涨。
  2003年至今,上海相对其它城市更快的发展步伐开始让越来越多的土地升值,房价一路上扬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资,开发商开始囤积居奇,或者单纯炒卖地皮。而银行在贷款方面则开始放松审批、降低首付,甚至虚假贷款。一手房最高贷款额从7成升至8成,优惠措施多多――信贷政策过度支撑了开发商囤地囤房的能力,也支撑了购房者的支付能力。由于没有出台房地产税及调节炒房利润的税制,持房成本太低,炒房利润太大,纵容了投机和囤积房地产的行为。
  炒房客们则普遍有一种“纸上富翁”的心态,总觉得房子那是实实在在的,买了房,眼看着行情一天天看涨,今天30万,明天就60万了,房价即便是跌,能跌到哪里去呢?于是就想方设法弄钱买房,满足了自己住的要求,还要满足自己赚的要求,上海就有人一下子贷款7000万,买了128套房,留着,不卖,等升值。可以说,除了那些囤积居奇的开发商,炒房客们也在房价飞升的过程中“出钱出力”。
  结果就是,人人都在帮忙把泡沫吹大,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自己正在 泡沫里边打滚。
  
  如何挤掉泡沫?
  
  归结这次的退房风波,无疑要归结到房地产过热,而归结房地产过热的原因,除去中国特殊的国情(房改25年却成果甚微,积弊重重),离不开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方面,土地调控不力,紧缩银根,造成房源偏紧。
  其次,投资者盲目跟风,房产商囤积居奇。
  最后,银行在贷款方面放松审批,降低首付,也做高房价,甚至虚假贷款,违规操作。
  那么要挤掉泡沫,就是要严防以上情况的发生么?事实却要复杂得多。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无非是增加土地供应量,物以稀为贵,物不稀自然也就不贵了,可是这却不是你我可以说了算的。中国的人均土地拥有量少,那是众所周知,而相对于房价偏高,政府更怕的是房款收不回。所以土地供应量只会少不会多。一位上海市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表示,现在政府原则上已经不允许建造单栋小别墅了,因为太浪费土地资源,要造也只能造联体或者复合式的了。
  打击投机这一块也不好操作。上海一买房者曾一天跑了5个楼盘却都被告知无房可售,后监察部门发现不少楼盘都有一些“大户”一次买进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房,而向开发商要求看文件时却发现不少个人信息栏明显是随意填之,比如身份证号是123456789等等,包括后来还有人专门雇佣民工排队买房,加上一些炒房客的加入,这一切都造成了上海楼市有价无市。正所谓无奸不商,打击投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那么就得靠宏观调控,紧缩银根了。
  然而这一招其实不能常用。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这是一把双刃剑,现在的市场受到房价下跌,退房风波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但是装潢类产品销售已经明显变清淡了,也就是说,房价下调之后,生产品的价格也会下调,这对于规范国内市场是件好事。但房价一下跌,必然会引起不少社会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在房价巅峰之时,从投资者手中接过代表着最多风险的最后一棒的买房者而言,他们显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最没有能力承受经济压力的群体。而对于银行,前期的大规模放贷过后很快将要面临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而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实在难以估计。
  经济学家易宪容先生指出:“中国的房地产业调控之所以困难,就在于国内房地产业要挟着整个中国经济。一方面,如果大陆房地产崩盘,整个国家经济就可能发生危机。如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与台湾,1997年后的香港,房地产出现问题,整个经济都进入了衰退期。另一方面,如果大陆房地产业不调整,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为就目前来看,基本上整个风险都归结在国内银行体系上,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都是如此。如果让房地产泡沫任意吹大,破灭不可避免,而最后承担泡沫破灭的只能是国内各银行及整个社会。”
  所以现在政府要做的,应该是借上海退楼,房价下调这个契机,进行全国范围的真正本质上的房改,最根本的就是土地交易公开化。2002年7月,国土资源部就曾有明文规定:“经营性土地必须挂牌拍卖,不能采用协议转让方式”,这样的规定虽然出台,但是执行的力度显然不够。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规定的实施力度,并开放民间投资渠道,让民间资本更多地参与国家垄断行业,推行有利于土地市场化的政策。比如,使得土地更多地通过公开拍卖而不是协议转让出售。
  其次,政府除了提供相应的市场规则,还要向社会与民众提供更多更科学更权威的信息。就这次房地产风波而言,为什么最后接手的是最没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民众而不是开发商?关键就在于大家在同样的市场中不能得到同样的信息,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要真正参与市场显然阻力重重。
  而在宏观上,政府需要对地产开发进行一定的规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一为低收入阶层制定优惠政策,保证合理的廉租房用地,这是一个为民办事的政府必须保证的事,也是整个房市,乃至整个社会安定的前提。
  诚如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言:一个市场扩展型的政府,它的基本职能是为市场提供制度规则,清楚地界定产权、保证合约有效履行及保护个人财产不受到掠夺。这是整个社会繁荣的关键一一而中国政府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向市场扩展型政府转变。

相关热词搜索:上海 退房 上海“退房” 上海房产新政出台退房 上海龙湖北城天街退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