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人口城乡分布不均衡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汗水铸就辉煌      2006年6月12日至13日,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成都市召开。会议由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国务委员陈至立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考察了成都市武侯区和蒲江县8所中小学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和参会代表们对成都市的教育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就此,本刊记者对成都市教育局局长杨伟进行了采访。
  《中国报道》:您是怎样认识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这一问题的?领导和同志们都一致评价您有“学者的睿智、军人的果敢、老师的爱心”,成都市教育局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伟:对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建立在成都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一基础上的。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五个统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都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精神,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教育局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在成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格局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全市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城乡一体化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地实施“帮困助学”等工程,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扩大优质教育总量,以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发展健康快速、人民生活富裕殷实、社会稳定和谐进步。
  近几年来,成都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市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过程中,成都教育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八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迅速改善。按“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的思路,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建设工程2004年启动,市本级财政预算投资10亿元,各区(市)县配套土地,创新投、建、管建设机制,新建和改建农村学校410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后,农村初中、小学人均标准化校舍面积将达到9平方米和5.8平方米,接近城市水平,校均规模提高50%以上。截止到2007年6月,标准化学校已竣工并交付使用396所。到2007年8月将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农村师生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从2004年至2005年,我市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5446万元,至2005年第四季度,全市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的已有211所,建设各类型网络教室1629间(其中农村学校279间),计算机总数为69500台(其中农村学校8370台),中小学校教学信源基地20个,各区(市)县数据分中心15个。2006年底我市中小学已实现“校校通”,优质教育通过天网和地网延伸到了农村中小学,让农村师生同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市年列支200万元教师培训经费,组织农村教师进行不少于100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培养1500名农村中小学校级教学骨干,帮助3.5万名农村教师完成专科、本科学历提升,城区学校每年派1%的专任教师到农村支教一年,评优等向农村教师倾斜。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到2006年底,全市消灭了无高级教师、无学科带头人、无优秀青年教师的“三无学校”,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实施帮困助学工程,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市将帮助贫困家庭学生纳入社会救助体系。2004年至2006年安排高中阶段“政府助学金”3000万元。坚持“两为主”方针,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纳入城镇学校体系,累计接收该类学生12.9万人。我市从2004年开始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14个郊区(市)县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乡、镇低保家庭子女)进行学费资助,2006年市资助经费达800万元。各区(市)县开展配套资助、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费减免,各区(市)县配套资助经费达600余万元,中职学校学费减免经费达400余万元;同时,在金堂、蒲江两县开展对所有就读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学费补助试点,使就读职业学校学生的党学费与普通高中生的学费一样,为此,市拿出经费400万元,两县共有4032名学生受助。2007年我市已拟订在9个远郊区(市)县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费补助工作,预计2007年我市享受学费补助的学生将达2.8万人。
  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程,保障所有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06年中央及省、市共筹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34495万元(其中中央下达经费19539万元,省拨经费457万元,市本级筹措经费7375万元),各区(市)县筹措资金7123.8万元,用于减免学生学杂费、信息技术费、课本费和对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以及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受益学生达83万人,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2%。
  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子、百万学生手拉手活动。从2003年起,在城市和农村学校间探索实施结对子帮扶模式,引导每所城市学校结对一所农村学校,城乡学校每学期互派干部、教师顶岗锻炼,组织学生每学年交流不少于一次,每名城市学生结对一名农村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目前已实现结对帮扶学校占全市学校的80%,城乡学校互派校长228人,互派教师1923人,635名城区(镇)学校教师赴农村支教,目前学校、教师、学生的结对率分别达85%、80%、75%。
  实施教育强乡(镇)工程。推进教育和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调动乡、镇政府关心支持教育,促进乡、镇的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教育强乡、镇的创建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区域内社会经济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2006年已建成38个市级教育强乡、镇,2007年全市将建成50个市级教育强乡、镇,使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较强乡、镇的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更快、更协调发展。
  实施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工程。紧密配合“三个集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农民转变观念、增强技能、提高素质,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全市学校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不少于50万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不少于35万人次。坚持“三 教统筹”,在农村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开设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选修课,每期不少于15学时。以农村初、高中“两后”教育为支撑,引导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稳定就业。坚持在每年暑期,组织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学生进行集中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订单”培养模式,实现在非农产业长期相对稳定的就业。成都市教育局获:2006年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连续三次获得成都市“四好班子”;2006年实施四川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
  
  “穷”管家对社会的承诺
  
  《中国报道》:近两年来成都市本级财政投入农村教育的资金达10亿元之多,为何成都市教育局却仍在一个七弯八拐的小巷之中,且办公条件如此之差?
  杨伟:近几年来,国家是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但离政府承诺投入4%GDP值的目标相差甚远。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少修一栋楼,少买一辆车,就可以改变很多孩子一生的命运。楼今年不修明年可以修,明年不修后年还可以修,孩子上学就不一样,误了上学就误了一生。 成都市教育局是成都市局级机关中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最差的单位之一,很多同志也在抱怨单位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办公室拥挤不说,单位没有一辆好车。这有啥关系?下乡到校没车就坐公交或者干脆就骑自行车嘛。
  《中国报道》:据说您把属于教育局的招生考试大楼交还给国家卖了?卖楼的钱用到哪里去了?您向成都市人民承诺过“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杨伟:是的。招考大楼内设有宾馆、茶楼等场所。招考大楼每年只用一次,实在是可惜。加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所以教育局研究决定把招考中心交还给国家,由成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其拍卖后将所得款项全部支持到学校校舍建设中去。很多同志还为此想不通。
  我们是向成都市人民郑重承诺过“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会认真履行对成都市人民这一神圣的承诺。
  
  均衡发展新思路
  
  《中国报道》:成都人讲的成都教育局搞“金凤凰下山”工程,请问是什么意思?出发点是什么?
  杨伟:“金凤凰下山”工程是把山区孩子引到山下上学的一个活动。山上的学校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学生,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投入产出比极低。成都市龙泉驿区由政府加大投入,对下山入学的“金凤凰”,由政府补助回家的车费,免住宿费和补贴生活费,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目前,我们正在全市进一步推广龙泉驿区的这一做法。
  由于孩子迁移到了山下上学,山上的老百姓也随孩子一起搬到山下居住,从而推动当地的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中国报道》:成都市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教育发展思路是什么?
  杨伟:在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成都教育将立足实际,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坚持“统筹是核心、创新是关键、制度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实现“小政府、大教育”。
  成都市一直坚持“起点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惠民行动”,逐步将政府管理保障的义务教育范围扩大到12年。以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目的,以“填谷扬峰”、“高位均衡”同步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优势学校的发展。在教育资源发展的同时,坚持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成都市在统一城乡普高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费的同时,加大对中职学生进行生活补助,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下一步,成都市还将积极申请设立国家自学考试实验区,并探索在全市高职与市属高校实行毕业生互通学分和职业证书机制,建立“人才立交桥”。将进一步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变教师 “校管校用”为“县(区)管校用”,逐步实行教师集中居住,探索实现教师待遇“同校同酬”向“同县同酬”、“同城同酬”转变。真正建立教师合理、全员流动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成都市城乡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教育,为“新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均衡 城乡 和谐发展 致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