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未来不只是电影_周星驰电影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引言:电影史学家丹尼尔•塞莫斯就曾把3D电影比作是“马戏团来到小镇上”,当马戏表演的新鲜感一旦消失,就到了马戏团搬家的时候了。3D电影如果一味执著于技术上的视觉新鲜感,势必就会走上唯技术论的死胡同。
  
  2010年,一部3D电影《阿凡达》在短短20天内创造了全球18.437亿美元的票房,一举超越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泰坦尼克》,成为新的票房冠军。电影产业似乎在一夜之间重回巅峰时代,3D技术被寄望于让电影从惨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D电影也就是立体电影,它利用“偏光原理”制造出立体影像,给观众不同于二维平面的观影感受。这一影像形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即便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带着眼镜看立体电影也不是这两年才有的事情。早在80年代,我国就引进过一部盛极一时的立体电影《枪手哈特》,还放映过国产的3D电影《小小得月楼》。
  那么,3D电影究竟是电影工业的希望之光,还是昙花一现的过客呢?为什么直到今天3D电影才突然成为电影的主流样式,受到观众和制作人的青睐呢?
  
  3D电影是真正的摇钱树
  3D电影的出现源于技术,但是推动这一影像形式发展的动力则是电影产业的商业利益。早在上世纪20年代,3D电影刚刚出现的时候,这种电影样式曾经遭遇过一场电影只有一个观众的窘况。30年代初,米高梅公司拍摄了短片《Audioscopiks》系列,这部电影因为出众的视觉效果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的提名。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3D电影在当时的电影产业中都是非常边缘的。
  到了50年代,电视业的大发展让电影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挖掘电影独到的观影体验,找到新的商业利益增长点成为电影产业存亡的关键。1952年,第一部彩色3D电影《博瓦纳的魔鬼》(Bwana Devil)横空出世,大大提升了3D电影的娱乐效果。随后,哥伦比亚公司和华纳公司在1953年推出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D电影:《黑暗中的人》(Man in the Dark)和《蜡像馆》(House of Wax)。这两部影片在票房上的巨大号召力让人们开始意识到,3D电影是真正的摇钱树。此后,主流制片公司的3D商业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迪士尼、环球、20世纪福克斯纷纷加入,迪士尼还把这种电影带进了迪士尼乐园,展现了3D技术在娱乐业中的其他应用前景。
  70年代,伴随着环幕电影、球幕电影、IMAX巨幕电影的诞生,3D电影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潮后又一次重获新生。改良后的3D电影不再需要两台放映机来呈现3D效果,而是依托“Stereovision”的专利技术大大增强了观影效果。第一部使用“Stereovision”技术制作的3D影片是一部色情片《空姐》(The Stewardesses),该片以10万美元的成本,赚取了2700万美元的票房(相当于现在的1亿多美元)。在它的带动下,整个70年代的3D电影多半是些成人电影和恐怖电影,亦或两者的结合。
  进入21世纪,3D电影的发展依然无法离开技术的革新。一部《阿凡达》就是用了新一代“立体摄影机”、“表情捕捉技术”以及“虚拟摄影机”等数项前人没有使用过的3D影像最新技术,才获得了影片中无论是大场面还是细节上的成功。
  然而,3D电影的蓬勃发展还是不能离开其票房。据统计,相比普通版本,制作3D电影会增加15%到30%的成本,但是一般来说,一块3D银幕的票房却是普通银幕的3倍。3D电影在国内大范围的上映始于2008年的《地心历险记》。该片在有限的80块3D银幕放映27周,票房达6700万元,平均每块银幕票房80万元。相比之下,3.2亿元票房的《赤壁》(上)在3600块银幕上放映,平均每块银幕票房才8万多元。即便在美国,3D电影的收入也比普通胶片电影高出3.6倍。
  3D影像网站负责人蒋勇认为,中国观众喜欢新奇的技术和独特的观影体验,对3D电影充满热情,这是票房走高的一大原因。3D电影的另一优势在于盗版难,要看3D电影,还得去影院。此外,3D电影的票价每张100元左右,比普通影片高,每块银幕收获高票房,是在情理之中。
  
  3D电影如“马戏团来到小镇上”
  票房至上虽说是商业电影无可争议的法则,但是没有哪种影像形式是只追求商业利益的,电影总是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动态平衡点。令人担忧的是,3D电影的发展历程证明,这是一种从技术呈现简单过渡到追求商业利益的发展模式。这种单一诉求的发展模式只会制约3D电影的快速发展。
  从根本上说,3D电影的成功秘诀归于其独特的观影体验。米高梅公司的《Audioscopiks》就是因为充分展现了3D影片的纵深运动效果而大获全胜。然而,这样的视觉效果不过是一种技术杂耍式,距离一部影片的艺术表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参与制作《空姐》的电影史学家丹尼尔•塞莫斯就曾把3D电影比作是“马戏团来到小镇上”,当马戏表演的新鲜感一旦消失,就到了马戏团搬家的时候了。3D电影如果一味执著于技术上的视觉新鲜感,无法从简单的视觉刺激的瓶颈中突围,势必就会走上唯技术论的死胡同。
  实际上,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3D电影都因为内容上的单薄,在经历过短暂的辉煌后没落。如今的3D电影依然没有摆脱这样的怪圈,即便是十年磨一剑的《阿凡达》也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技术上的奢华铺排。但是,必须承认《阿凡达》试图在内容架构上脱离唯技术流的樊篱,重树电影 “内容为王” 的法则。
  与电影《2012》不同,《阿凡达》没有过分渲染大场面的视觉冲击力,而是在很多细节处理上尽显细腻的情感。比如,影片极力铺陈了纳美人的圣树轰然倒地时的情景,试图让观众的内心得到应有的震撼。环保的主题在这里不是被喊出来的口号,而是可以用心感触的情感。
  很多人看过《阿凡达》之后都感觉这部作品不仅有宏大的场面,而且有宏大的主题。虽然有人调侃说这是一个“最牛钉子户VS最惨强拆队”的故事,但是不可否认,《阿凡达》在将恢宏的影像特技和细腻的情感有效结合的同时,也赋予了影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意识以及人与人之间真爱永存的永恒主题。虽然影片的叙事表达并非无懈可击,但是,在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中,导演卡梅隆已经清晰地显示了向内容倾斜的观点,因为一种电影样式是无法依靠简单的生理刺激来实现持续发展的.
  
  3D电影之未来
  创造了票房奇迹的《阿凡达》让媒体对于3D电影一边倒的大声喝彩,商家也一致看好3D电影的未来。根据美国影院业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Owners,简称NATO)的统计,2009年底美国拥有大约3000块3D银幕。尽管影院放映操作员数量不足,但3D银幕仍以每月大约90~100块的速度增加。同样在中国,2009年初内地仅有80多块3D电影屏幕,当年8月就增加到330多块。而为了迎接《阿凡达》,短短数月,该数字就增长到730块以上。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对3D电影的发展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构思了14年,花了4年时间创作的科幻大片,并不是每一部3D电影都能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和票房感召力。内容危机让许多急于上马的3D影院遭遇了球场却没有运动员的尴尬。3D电影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影像技术,必须采用纯粹的3D电影创作方法和技术手段,而这一技术门坎已经将大部分的国内电影制作人挡在了门外。
  客观地说,虽然3D电影已经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张力,但是,它在影像技术方面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顺应观众的欣赏诉求的问题。比如,3D电影由于需要配戴眼镜进行观赏,因此画面的亮度会明显弱于普通的2D电影。稍有电影常识的人都知道,影像艺术实际上就是光的艺术,光效的大打折扣势必让那些已经习惯了电影细腻影调和色调的观众不能完全尽兴。
  此外,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巨幕影院IMAX影像系统,也同样无法避免因为要将两只眼睛的视觉效果进行重叠,因而损失了电影宽银幕的视觉表现力的问题,这使得观众产生屏幕不够大的感觉。
  还有很多观众由于视力问题本身就配戴眼镜,再戴上3D的眼镜,不方便也不舒适。更不用说那些在看完影片后会产生眼部不适,甚至头疼呕吐的观众了。摘掉眼镜看3D电影,已经成为满足观众基本收视诉求的迫切要求。
  所有这些都是未来3D电影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为观众始终将电影作为是一种视觉感知的奢华盛宴,所以任何造成视觉感知不适的状况都是将来努力改善的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未来 电影 3D:未来不只是电影 初音未来同人3d动画 初音未来3d全息投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