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乱之后,英国何去何从?|8·6英国伦敦骚乱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一名青年男子乘出租车在街头被警察开枪打死,不断聚集的民众堵在警察局门口讨说法。在未得到任何合理解释之后,和平的抗议活动迅速演变成为骚乱事件,并如星火燎原般地向其他城市蔓延。
  
  英国是怎么了?
  如果你对年初发生在中东北非的乱局有所了解,上述情景多少有些似曾相识。不过这一次“风暴”的中心不是相对封闭、有欠成熟的后发国家,而来自于以和缓、平稳和渐进著称的英国。
  应当说,英国政治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它率先进行政治变革,实现了君主、政府与社会的权利平衡,这为工业革命的开启,进而使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样,善于妥协、不走极端的政治品质也确保了英国在经历霸权衰落之后仍可维持从容的大国地位。
  尽管老百姓对国家的现状多有抱怨,不过和平示威早已取代街头暴力成为人们发泄不满的方式,社会各阶层对英国价值的认同稳固而持久。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骚乱事件,人们不禁在问:英国是怎么了?
  罪魁祸首当数经济困难导致的阶层和种族关系恶化。虽然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欧洲却一直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中苦苦挣扎。英国并没有因其身处欧元区之外就得以幸免,相反,在危机的影响下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为了应对经济困局,政府不得不在财政紧缩上做文章,大幅度地削减社会福利。处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本来生存能力就弱,多数依赖救济金度日,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进一步恶化了其经济状况。对他们而言,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向上流动的机会。
  当然,处在社会底层的往往也是居住在贫民区的少数族裔。来自俄罗斯、中国和中东国家的部分移民相对比较富裕,但更多的来自非洲、加勒比等地区的移民则贫困潦倒。很多青年要么上不起学,要么毕业就失业,整天无所事事、四处游荡。然而英国当局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绅士”风度,不仅对这些群体的教育和治安投入相当有限,而且还毫不掩饰其对他们的歧视和厌恶。
  一位托特纳姆区的居民说:“在伦敦,在托特纳姆的街道上,警察经常骚扰我们、粗暴地对待我们。我们为此提出申诉,他们却全不当一回事,认为我们是在开玩笑。而这一切仅仅因为我们是有色人种,是黑人……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让人们睁开眼睛,看看这里的真实情况。”
  不难想象,在这种处境之下,他们对于马克?达根的遭遇感同身受,因而随即行动起来用打砸抢烧的方式来宣泄长期积累起来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社交网络与暴力事件
  政府的反应迟钝和警察的处置不力加剧了事态的恶化。骚乱爆发之初,首相卡梅伦、负责国内治安的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在外地休假。他们并没有立即回来“灭火”,而是直到局势难以控制时才姗姗归来。
  尤戈夫调查公司的最新民调显示,多数英国民众认为,政府对骚乱的反应“非常差”。警察的作为也遭到媒体的口诛笔伐,试想,如果警方一开始就展现出对话姿态而非动用警力来驱散示威者,结局可能会以和解的方式收场;而当骚乱持续升级的时候,警察又显得犹豫不决,错失控制局面的良机。据伦敦警察局一些警官透露,在8日晚骚乱几近失控之前,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站着并观察”,而不是强力应对。在形势急转直下之后,警方才改变了策略,同意派武装车辆驱散一些地区的暴徒。
  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以黑莓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骚乱蔓延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据统计,英国全国人口6100万,却拥有超过6200万台手机和超过3000万的Facebook注册用户。这表明手机和社交网络在英国年轻人中的普及率非常高。这些现代通讯工具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使得社会动员更加便捷和高效。
  枪击事件后,有人很快就在Facebook上为死者设立页面,并发起以纪念马克?达根为名的“抗议警察暴行”的游行。随后,有关打砸商店和制造混乱的煽动性信息迅速传递到伦敦各地年轻人的手机上。他们或是义愤难当,或是极度兴奋,或是相互挑逗,纷纷跃跃一试,使得事态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骚乱后的反思
  尽管骚乱已经渐渐平息,但骚乱背后的深层问题并没有即刻得到解决。《金融时报》评论道:“暴力事件得到控制后,政治家们必须处理最初在伦敦北部未能遏制暴力的问题。长远地看,过去一周暴露出英国社会贫困阶层的怨气和疏离感,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究其影响而言,短期来看,骚乱对于英国本已陷入低迷的经济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社会公众对明年伦敦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也不无担心。不过,伦敦骚乱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更值得我们关心。
  骚乱加剧了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仇恨,英国社会多元、宽容的价值受到损害。在外来移民看来,进入英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尊严和福祉。可当他们挤破脑袋前来追求梦想时,才发现自己很难真正融入这个国家,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不仅如此,外来移民还经常遭到当局的横眉冷眼,使得这些群体的怨恨情绪不断积累。
  对主流媒体和民众来说,外来移民不仅无所事事,白白浪费掉国家资源,还日益冲击占主导地位的白人精英文化。要求排除外来影响,纯洁欧洲正统文化的极端保守声音不时出现。此次骚乱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对这些少数族裔的反感。不同族群的彼此丑化有可能导致英国移民政策的收紧,而这将牺牲掉英国未来的自由度和社会活力。
  同时,骚乱引起了人们对于言论自由与限度的反思。在西方价值中,言论自由被视为个体不可剥夺的天然权利,是抵制公权力侵害、捍卫社会独立的重要武器。然而,从《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到伦敦骚乱中社交网络的煽风点火,没有限度的言论自由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经济学人》杂志副主编邓肯指出:“过去几天的事态表明,技术是没有道德的,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扰乱国家的稳定。”卡梅伦在紧急召开的下议院辩论会中也说道:“信息的自由流通可以用于行善,但也能被用于作恶。”
  反思不仅停于口头层面,英国政府正在考虑在骚乱发生时关闭社交网站,并禁止发送手机短信,以阻止骚乱者利用这些现代通信工具串联。如此看来,言论自由并不是无条件的,一旦越过边界就与失去约束的权力没有两样。
  骚乱也使得英国“人权教师爷”的地位异常尴尬。长期以来,英国以人权斗士自居,通过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来显示其道德优越感。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动乱,英国总是以欣赏的眼光上下打量,甚至以实际行动支持造反群众推翻本国统治者。可当这一切发生在自己头上时,英国才感受到维持稳定、重建秩序的压力。
  不仅如此,英国还受到外部世界的质疑和嘲笑,一个由伊朗、利比亚等国组成的“幸灾乐祸联盟”正在形成,它们在长期被西方指责之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下。道理很简单,自己家的事都管不好,有什么资格去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呢?
  更重要的是,通过伦敦骚乱,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动荡与国家属性和发展程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政府的治理能力至关重要。如果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又找不到合理的释放渠道,愤怒的火苗就可以随时被点燃,即使是英国也不能与此绝缘。
  当然,英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已经十分成熟。面对暴力事件留下的一片狼藉,不少市民自发前往受损街区,帮助开展修复和清扫工作。可是,需要修复的不仅仅是业已破坏的街头、店铺,更应该是心理落差和社会怨恨。只有真正正视少数族裔的权利诉求,加速不同族群之间的社会融合,英国才能重新恢复活力,循着和缓、中庸的方式继续前进。
  
  不同族群的彼此丑化有可能导致英国移民政策的收紧,而这将牺牲掉英国未来的自由度和社会活力。

相关热词搜索:英国 骚乱 何去何从 骚乱之后 英国何去何从? 英国伦敦骚乱 2011年英国骚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