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思维绽放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29-0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数学课堂应该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课堂是生活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本着探究的目的结合生活,研究从生活中来的问题,用生活来解释数学知识,从而从整体上增强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在生活的情境中激发孩子思维
  数学是“花”,课堂是“盆”,传统的数学就是在“花盆里栽花”,而我们的数学是来自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新的课程理念也提倡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花盆栽花”的方法,让数学以生活实践为了依托,植根于生活沃土,引入生活的活水,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数学课堂焕发活力,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之花,才能快乐绽放。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老师在课堂中可通过场景,情境的设计。引入学生身边的数学例子,让学生从中学习数学,避免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抽象性、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亲切感与实用性,从而开启思维的门扉,点燃思维的火花,激活思维活动。
  如:在教学《付款找钱》的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购物活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计算付款和应找回的钱。在活动时教室里事先摆成市场的样子。一个个货架上面摆了一些食品,模型及卡片。(服务员也由学生自己扮演)我说:“明天我们野炊,在野炊时需要一些食物和物品,今天我们去模拟采购吧1然后学生都以五人一小组为单位进入超市,他们手里都拿着”钱“(学生买东西,有的要买果冻,有的要买饼干,大家一边计划要买的东西,一边计算要付的钱数。比如;火腿肠一元一根,买6根要六元,玉米五角一根,六根三角也就是三元,合起来要九元,孩子们购物思考着怎样付钱,服务员也考虑找回多少钱。购物后,我分组汇报所购商品和所用的钱数,其它小组有些什么想法和建议都可提出来。同学们说得多开心了!
  生活即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有效的数学教学就应该建立在生活之中!把生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让学生在市场里自己拿钱进行购物,使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生存。
  二、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孩子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教学中,老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生活化的学习素材,为知识生成,做好铺垫,为学生认知能力提供支撑。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可见在教学时把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边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数学方面进行形象思维,数形结合深刻帮助学生理解数是十分重要的。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由于于学生初次接触分数的概念,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要利用实物操作,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体验什么是分数。上课前,我让学生把四个苹果平均分给二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再把一個苹果分给二个小朋友又怎能样分?这样借助孩子熟悉生活,引出分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使学生明白。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接着教学几分之几时,我要求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开纸,用各种方法把它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作屏幕展示各种各样的折法,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这些图形的涂色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涂色部分形状不一样,怎么都可以用八分之一表示呢?
  3、把自已所折的图形任意涂几份色,并且互相说,涂色是这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空白又是几分之几?如果全涂色又是几分之几?
  孩子们的指尖跳动着智慧,他们用不同的折法表现着八分之一,黑板出现不同开状八份之一,看到大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分数欲望和冲动很高,我趁机抛出新问题,我们能用纸折出八分之一。如果全涂完,又是几分之几?他们用不同的折法表现着八分之一,黑板出现不同的形状八分之一,我趁机抛出新问题,我们能用纸折出八分之一,那你还能折出其它分数吗?
  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同学们认真折着说着,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参与的快乐。
  一会儿学生折出三分之一、九分之一、十分之一……我请孩子把折成不同图形纸贴在黑板上展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各自得到新分数,不断加深对分数理解,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成功,给孩子带来美好感受,同时爱学的兴趣在增长,会学技能在提高。
  在小学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生活情境,运用已有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书本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思维发展。
  三、在挖掘知识本质中激发孩子思维
  数学知识的产生具有生活原型,在对教材研究过程中,老师应该深入挖掘知识的原型,尽可能实现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或比较接近生活经验入手来引入数学展示数学,从实际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努力使内容的呈现能突显知识的本质。
  如:在教学“百分数”时一,开始我拿出三杯各100克,盐水分别含有10克、15克、20克的盐。问“孩子们,我们怎样说明含盐率?学生说”第一杯微咸,第二杯比较咸,第三杯很咸。我接着问:“我再加些盐,又怎样说”?学生无语难以言表。这时我告诉学生“语言描述事物时,常常用不同的形容词来表达,我们数学怎样来描述事物的不同程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百分数”,它可以清楚描述事物不同程度,如这盐水就是可说盐占盐水的10%、15%、20%,这样就能会明白哪杯最咸。这样把百分数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告诉了学生。这样的引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有血有肉生动有趣的。
  让学生认识了生活的数学,也了解数学本质,真切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价值,从而激发思维绽放。

相关热词搜索:绽放 课堂 思维 数学 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