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鲁迅是一个无权者,不象胡适,可以公开发表言论;
这里所言的无权势,更多指向话语上的无权势。王小波说的“沉默的大多数”,也就是哈维尔讲的无权势者。无权势者自古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

    

  林贤治从个人体验的角度接近鲁迅,深入到鲁迅的内心,对他的理解准确而细腻,堪称鲁迅的传人。全书分为七章:一、国民党“一党专政”;
二、反文学:“革命文学”;
三、自由与人权;
四、书报审查制度;
五、专制与改革;
六、知识分子的内战;
七、国家、民族、统一问题。

      

  林贤治故意把笔触跳离鲁迅,缠住“专制”“独裁”“人权”“自由”这些关键词,构建出一个黑暗的外部世界。他把眼光都聚焦在两个相互对立的群体:权力者和知识者。为了维持统治,权力者(即国民党)为维持统治,“焚书坑儒”,为有思想的知识者构置了一个黑暗的文化环境。作者便以此为底色,把知识者们(包括鲁迅)置于这样的一党一国的独裁情景中,然后通过他们的不同抉择,从侧面反映出鲁迅的精神实质。他还引用了伏尔泰、孟德斯鸠、阿伦特、海耶克、兰比·沃拉、波兰尼、杰姆·麦克奎甘、费正清和易劳逸等几十位海内外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的论述。去揭露国民党当权者独裁专制的恶行。在君臣关系层面上,论述鲁迅以其反抗成为“现代中国的‘不满的文化’的一个永久的象征”。在《鲁讯的最后十年》中,林先生有意把他和那批从“五四”走过来的知识分子放置在一个水深火热的铁屋子里。然后通过他和胡适、梁实秋、施蛰存、周扬为首的“四条汉子”等人的比较,来凸现他伟大的精神品质。而蕴藏在精神品质下的却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那就是知识分子的取向抉择之路。权势者的帮忙或者帮闲即“廷臣”胡适有过这样的话:一个政府有权力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是不是有权力动用暴力镇压?那些打着自由旗号的人,恰恰是把自由作为了一种沽名钓誉的工具。正如甘阳指出,那一代人,很多是把“德先生”“赛先生”作为了一种工具或云手段,而非价值本身。鲁迅从来没有高声空喊自由,自由对于他,是一种内在于生命的本质冲动,离开了自由,人生将毫无价值可言。

      

  鲁迅精神的实质即是“个人的自大”,“独异”,类似与一种强力意志,一种反抗一切既定价值与规范的力量。知识分子是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并以启蒙者和批判者的身份自居的。在一个的用暴力和谎言造就的专制环境下,失去了话语权的知识分子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应对呢?在“无所属”中反抗“外”的压迫,成了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命运。首先,反抗国民党一党独裁 下的书报审查制度 和思想钳制,其次是把他的杂文像投枪一样刺向了国民党当权派及其手下的幕僚知识分子。这一点,胡适跟他不同。胡适最后最终依附了权势者,走上了“好政府主义”的道路。而周扬之流更是鲁迅所不屑的。鲁迅始终认为文学与政治是有歧途的,而周扬之流除了听话外,还尽玩些政治家的卑劣手段。在林贤治眼里,独立性、启蒙性、批判性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在《鲁》中,他始终把这三点作为衡量知识分子的信条。因此,林贤治笔下的鲁迅是“无所属”的。即使是加入左联后,他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的独立。他的本质是一个游离者。他游离于所有的政府、团体、和组织之外,游离于任何口号和不切实际的空谈与空想之外,是一个永远的不结盟主义者。林认为鲁迅终其一生所信奉的是“民主”“自由”“人权”,就说自由主义,其也是并不排拒的,而且一直怀有这方面的信仰。也正因为他的“无所属”,他遭到了他的敌人甚至是那些所谓的“同人”猛烈地围攻。当然鲁迅与胡适的分歧是有争议的,胡适的宪政民主理念不可谓不好,但面对一个靠暴力登上政治舞台上的统治阶级来说,这些不过是骗人的装点而已。那些依然还对胡适报有幻想的人,应该好好想想。

相关热词搜索:鲁迅 读林贤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