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与智慧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xx/shxx201612/shxx20161206-1-l.JPG
  初冬,一场清新洁白的飘雪,带领我们走进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耳畔的琅琅书声和满眼新意,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越过梦想花园,走过智慧花园,穿过晨读广场,赏阅精美而富有创意的海报墙,穿越古诗长廊,尽情徜徉在诗意的海洋里……
  这是一所用“智慧教育”引领学生成长的学校,“崇真尚本,智慧育人”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革新课程设置,努力让知识与生活关联,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学校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智慧博物馆课程就是这所学校智慧课程中的一门特色学科。
  “城市历史博物馆”带孩子们穿越到西安城市文明的源头,寻找关于西安城市起源的答案,探寻“爷爷的爷爷是从哪来的?”“大雁塔、小雁塔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彬彬有礼的西周人”“另类的大唐时尚”;在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的“VR体验馆”里,戴上VR镜,你就可以上太空、潜海底,还可以到世界知名的美术馆去参观,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让孩子体会到了科技本刊记者姚思雅聂蕾薛小琴给学习带来的便利与新鲜,打破时空界限,让学习资源无限拓展,听到更多来自世界的声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则给孩子们展示了木版年画、皮影、户县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的精髓;地球科学博物馆内的矿石极其珍贵,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普价值,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矿石的神奇魅力,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伟大志向;“儿童税法博物馆”,这个主题虽然生涩,但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里,孩子们渐渐懂得了各种难以理解的税的名称和用途。
  “我们建立税法博物馆就是希望孩子从小建立公民意识,以适应未来公民社会的要求,有纳税人的观念,健康、积极地认知这个社会。”阎利娟校长这样诠释道。
  为期4天的校内“博物馆走班探究性学习”于2016年10月18日开始了,让我们跟着孩子们的脚步一起走进每一间教室,尽情享受一番吧!
  妙“笔”生花、“信”天游、有口皆“杯”、斗转星移——时代的变迁、“书”的世界、熠熠生“徽”、“钱”眼里看世界、小小侏罗纪、“扇“于思考、“碗”美世界……这些似曾相识的字眼就是一年级各班分博物馆的主题。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校,学校帮他们进行主题确定时。选取了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孩子们从这些身边常见事物中,捕捉到了探究的火花。
  二年级各班分博物馆以“汉字的演变”为主题。有对十二生肖的介绍,有研究西安十三朝古都历史的热火“朝”天,还有了解中华姓氏的“姓”运之门。二年级展馆带我们共同走进了汉字的殿堂,追溯历史、学习文化,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
  在中国,“塔”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艺术,甚至成为一种建筑潮流,古代和现代的塔都有什么特点呢?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边学习和研究有关塔的奥妙,一边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亲自动手制作出一个个造型迥异的塔。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用积木、塑料瓶、纸盒,甚至瓶盖搭成的各式各样的塔,“塔”遍天下的奥妙就在三年级各班分博物馆里。
  在“博物馆走班探究性学习”课程期间,一年级各班之间进行互换学习。二、三年级跨年级互换学习。这样,孩子们就有机会走进每一间教室,感受每一间智慧博物馆的魅力。走班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安排了小小讲解员。孩子们在小小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了不同班级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内容,收获颇丰。
  在美国,儿童博物馆有近400家,可谓遍地开花。大至背包上学的学龄儿童,小到蹒跚学步的幼儿,都能在儿童博物馆缤纷的世界里尽享探索的乐趣。在博物馆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席地而坐,每人手捧一份资料,老师在旁边介绍,孩子们在故事中的城堡里、儿童乐园里,流连忘返……
  这些场景给外出研学的阎利娟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她与博物馆的“奇妙姻缘”由此开始。博物馆真正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成了孩子们学习的第二学校。于是,2015年作为曲江二小校长走马上任的她,毫不犹豫地在校内开设了博物馆校本课程。学校于2016年10月建成了西北地区首家校园博物馆。
  阎校长说:“我们研发智慧博物馆课程时,初期也是帶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后来发现效果不是很好,我们国内的博物馆缺少针对孩子兴趣特点的建设和讲解。整个团队思考之后,我们决定拓宽思路,把博物馆先建到学校里面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推开一道门,点燃一把火。让学校变成博物馆,于是就有了我们的智慧博物馆。”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博物馆校本研修课程就是这棵梧桐树,“引”来的是什么呢?“引”的是资源,曲江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学校整合资源,与11家博物馆签订了合作协议,把它们变成孩子们研学的基地。“引”的是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直是阎利娟和她的团队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校内博物馆课程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抓手,孩子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向合作、探究性学习转变。
  阎校长说:“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就是希望博物馆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孩子们的另一所学校。”正是这样的校园博物馆、班级分博物馆、博物馆课程、校外博物馆基地共同构成了曲江第二小学智慧博物馆校本课程体系。“今天我们要给孩子们播下一粒博物馆的种子,未来它就有可能成长为繁茂的一棵智慧之树!”阎校长意味深长地说。
  《窗边的小豆豆》主人公小豆豆说:“在巴学园的电车教室里上课就好像坐着电车旅行一般,轻松惬意。”曲江二小的孩子们告诉我们:“在智慧博物馆教室里上课就好像是在时光机里穿梭,纵阅上下五千年,遨游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是自由和灵动的。”
  阎校长说:“我要建一所有理想、有温度、有特点、巴学园式的、孩子们喜欢的学校。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智慧博物馆课程的开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智慧博物馆课程是曲江第二小学智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课程还包括:思维训练课程、少儿哲学课程、戏剧课程。学校的智慧课程文化体系是在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拓展,整体课程的设置以多课型、多重维度来呈现,完全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出发。同时,关注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关注课程间的融合与对接,在培养学生智力的基础上提升孩子的情商、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耐挫能力等。
  “未来探索的路还很长,曲江二小将对智慧博物馆课程的探索进行到底,希望智慧博物馆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阎校长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热词搜索:智慧 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