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宁夏西吉县第三中学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界对于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史料教学,在不断提升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同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历史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 应用
  作为历史记录的重要载体,史料知识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出发点。倘若缺少史料知识,那么历史将会变成失去灵魂的躯壳。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历史中发生过什么,而是在认识和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通过处理历史资料获得相关知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大幅提升。
  一、当前初中学生对于历史资料学习的情况
  對各种历史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历史资料的学习是当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喜欢史料的学习,部分初中生在刚接触历史时会产生一定的新鲜感,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必然会接触大量历史史料,其中包含大量文言文,而教师因为自身极为熟悉的原因往往忽略了学生是否能真正地理解文言文。此外,因为学生自身缺乏足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并不会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提问,更多的时候是不懂装懂。这样导致的后果便是学生难以理解历史资料,无法真正理解历史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无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的教学意义
  (一)以生动史料为基础可以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理念,最终充分中掌握历史年代计算和识别以及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徙能力,并使其逐渐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以及判断的逻辑能力。初中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应当从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正确历史观念。学生在历史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应当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相关现象。
  (二)利用史料的生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是确保人们所从事的相关活动正常开展的核心推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资料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诱惑力。生动而感人的历史资料在感染学生的同时也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启迪作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历史知识的真谛和发展规律,甚至会对其思想产生升华作用,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
  (三)历史资料的生动性能够保证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和规律的准确认知
  认识的起源是感性认知,而理性认识只有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才能够更加合理。理性认知脱离感性认识便会成为无本之木。形象生动的历史资料都是感性材料。教师只有恰当地使用生动史料开展日常教学,才能使学生准确地认识到历史的本质和自身发展规律。譬如,在“侵略和反抗”的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战争史料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学生深入体会近代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过程,最终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结论。
  基于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基本需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读懂历史资料的同时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史料中蕴含的基本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最终有效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式。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基本进程进行列表分析,最终发现一种全新社会制度替代另一种社会制度时必然要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资料进行合理使用
  (一)选择最近的历史资料
  初中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理的历史资料,不断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但是倘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历史资料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虽然能够保证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历史资料,但是却没有融会贯通,最终难以实现既定的历史教学效果。譬如,教师在历史讲解过程中,往往需要引入大量文言文资料,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更加贴近历史事实的学习环境,但是受自身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对这些史料并不能真正理解,最终会产生厌学心理。譬如,教师在讲解女皇武则天时,通常会引用《资治通鉴》中的语言,但是学生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语言并不能准确理解,况且翻译文言文会浪费大量时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基于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选择合理的史料开展日常教学,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对历史资料进行合理使用
  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史料堆砌的现象。历史教师在引入相关史料的过程中必须以适当为原则,不断突出历史教学的核心。譬如,在讲解日本法西斯投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料,并以近年来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话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这种方式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以史料为基础强化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不断强化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解一些历史故事。譬如在讲唐朝丝绸时,教师可以讲述“中国官员穿着五件丝绸衣服,但是阿拉伯商人依然可以看见其胸口的黑痣”的故事。讲故事的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促使学生准确认识到唐朝的丝绸品质,强化记忆。
  (四)对史料进行对比教学
  在科技发展日益迅速的当前,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先进多元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确保学生能够对历史事实产生更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查阅历史资料,并与课本内容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渠道,更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将历史资料和教学内容完美结合起来,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增强历史教材的真实感,在不断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最大化发挥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汤红琴.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图文史料”的选择与开发——以《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为例[J].考试周刊,2013(66):140-141.
  [2]李欣先.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3(11):32,48.
  [3]王艺润,刘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有效史料的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5(27):112-114.

相关热词搜索:史料 初中历史 教学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