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生的边上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写在人生的边上篇一:人生边上,还有更远阅读答案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潘启雯《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竟又由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的先生还在回望一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只有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来源于对人生的追问,对人生不断地追问,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的确,先生的思考显得特别有意义,只有追问与思考才能让我们认清一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如果说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体的。这是一组从容大气的散文,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证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她的自述》里,秀秀讲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实苦”吗?可爱的劳神父不正是锻炼自己灵魂的典型吗?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其内容呈现的善与恶、是与非,又无不与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应。杨绛先生,抛开了“角色”与“形式”的束缚,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在《我们仨》中,先生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仨》,是先生对亲情的追忆;《走到人生边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者歌哭,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走到人生边上》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是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没有令人头疼的概念,更没有复杂曲折的逻辑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问与答、追问与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听一听她的话语,我们会找到关于人生的新的答案。1.下列对《走到人生边上》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是一部大书,她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以与已逝的钱钟书先生灵魂长相守望,“夫唱妇随”。B.《走到人生边上》是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坦率解惑,显示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和过人的人生智慧。C.《走到人生边上》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是因为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她把自己平生所见的、读者所少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D.《走到人生边上》,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心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2.下列不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注释”部分,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B.“注释”部分,是感性的、具体的从容大气的散文。C.“注释”部分,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是先生“人生边上,还有更远”的主要体现。D.“注释”部分,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呈现善与恶、是与非的人和事。 3.“在生命的通道里”,杨绛先生“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5分) (二)1.B(A项混淆了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观点;C项强加因果;D“是至情之作”错,应为“至理之作”。)2.C(“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不是注释部分的内容。)3.(1)阅历丰富,且注意

“平时不在意的地方”(或:注意人生的细微之处);(2)思考深刻,“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3)心态坦明,坦率明白地追问与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4)摆脱一切成见,抛开“角色”与“形式”的束缚,进入新的思想领域;(5)热爱生命和生活,追求至爱、至真、至善。(每点1分)

写在人生的边上篇二: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

“返家无论如何是个辩证性的活动,我们返回的家从未是我们当初所离开的那个家,随我们回家的行李终将永远改变它------行李中所聚集的记忆、影像、品味与对象将铭记其回归的所在。“ ----- 乔治. 罗伯逊《旅行者叙事》

走过2013,来到2014。时间如白驹过隙,岁月之轮不肯稍稍停歇放慢脚步。回首过去的一年,自己也告别如梦如幻般的校园,挥别和蔼可亲的师长,走出校门,那些花儿也将散落天涯。我独自一人来到一所陌生的学校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一个学期内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回想自己的求学之路,从南方到北国再回来,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回家”。是父母无私的爱,伴我走天涯。儿时上学的情形如今仍是历历在目。

时间飞逝,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寄宿生活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可是每一次离开家去一个新的地方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家的情形 几乎都是历历在目。小学五年级离开家住进学校的宿舍,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让人新奇,但这种好奇在我心里却持续不过8小时。当太阳落下,黑暗降临,心里会充满不安、恐惧,只想回到那个散发橘黄色灯光的小屋中。白天只要没课就会呆在宿舍,趴在窗台盯着围墙百米外的那条走了很多遍的黄土路,期待路边出现一两个熟悉的身影,父母或是哥哥。那时每周五回家是内心最最期盼的了,一路上的花花草草都让人赏心悦目。还记得刚开学不久,周末回家全额没有见到爸爸,那时他还在水泥厂上班,刚好那两天倒班。周末下午都要回学校了,可是爸爸还没有回来。心里一百个不乐意,跟在哥哥后面,走得很慢很慢,大哥不得不走走停停等我。走到看见校舍的那条马路上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起着自行车朝我们走来。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爸爸说了什么我不记得了,我也没有听清楚,他送我到了学校门口才回家。那两年爸妈会时不时到学校看看,那时的我对学校的生活才渐渐习惯。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哥哥已经是初一了。那一年的中秋节是周五,下午还有课。中午在学校餐厅外排队吃饭的时候听到哥哥叫我的声音,原来他们下午不用上课了。哥哥没有说什么,只是塞给我两个月饼,见我还要上课就先回家了。原来他们学校中秋节还发月饼 ,是那种小时候很常见的月饼,我没有吃二是小心翼翼地放到书包里,等下午放学了带回家。其实有好多年没见到家里的月饼了,在山西时同学从自家带的月饼有各种各样的馅,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接着是初中,还是在镇里,每周回家一次。第一次开学去学校是和爸爸一起去的,这样的情形在以后的岁月里一次次重现,高中,大学。慢慢的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可是和父母家人的距离却并未有影响。大学四年在一个以前从未听闻过的小城呆了四年,第一次去学校是和爸爸一起,我似乎又感觉到刚开始寄宿学校的那种感觉 。随着火车一路北上,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下了火车再是近两小时的大巴才来到学校,没有丝毫新奇,唯一让人有点欣慰的是见到了黄土地,中条山和山下绵延数十里的盐池。在阳光照耀下,盐池愈加耀眼,给人无尽的遐想。天气好的时候,会到盐池逛逛,抓一把盐放在手心,慢慢从指间划过,随风消逝在无尽的盐海中。

毕业后却又选择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这次是一个人,应该要照顾好自己了。如果爸爸当时在家,他肯定会坚持送我到学校。几乎离家前一个月父亲就开始担心我去学校的事情了,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担心有没有买好票,一路上一定要多带点吃的东西,不要饿着;如是害怕,让哥哥陪我来学校;一定要带冬天的衣服,火车上冷气太大了;出门在外,身上一定要多带点钱 ;钥匙、证件不要落家里了,走之前一定要再叮嘱......每次回学校,只要爸爸在家,他都会送我上车离开后他才会离开。可是自己到现在还是那样,竭力(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写在人生的边上)忍住不在父母面前落泪,上了车却再也忍不住了。

每次回家,父母比我还紧张,要提前买票,要充好话费,家里天气冷要多穿衣服,不要带什么东西回家......

毕业的那段时间,因为工作没有着落,整个人都觉得十分焦躁,为工作的事情四处奔波。毕业回家,父亲第一时间给我电话不是问工作的事情而是说了一句让我铭记一生的话:“欢迎你学成归来,你是爸妈的骄傲!”听到这话我的内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息下来。关于工作,父亲一直打电话安慰我不用着急,有什么需要尽管和他说。只是,亲爱的爸爸,我怎么可以再让你为我这么操心? 工作的事情在回家一个月后也有了着落,我来到一个从未听闻过的县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走出校门,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遇见未知的自己。近半年的时间里回家两趟,一次是国庆长假在家呆了六天,那次回家刚好赶上板栗成熟的季节!那几天天天和小静去树林里捡板栗,仿佛又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穿梭在这一片树林间。还有一次就是元旦时回家,拖着被疾病折磨的身躯回

到了家中。这次回家见到了常年在外的父亲,看到父亲的那一刻我的心都在抽搐。父亲昔日满头乌发几近花白,岁月也在他的脸上留下一道道痕迹,唯一不变的是父亲脸上的笑容,温暖我一生的笑容。不害怕经历各种磨难,却很心痛看着父母亲人逐渐老去。这次回家也甚是匆忙,但是一家人都很珍惜短暂的几天时间。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叮嘱我照顾好自己,好好工作,勿念家人……

无论身在何处,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依旧是山坡下那一栋小房子,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是心的港湾。返家,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无论行李如何变化,有些东西却是永远不变的。借用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写在人生边上”,遇见未知的自己。

写在人生的边上篇三:《写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人生需要微笑和乐观

——《写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在我真实的经历过无情的生死离别之后,真实的经历过冷酷的切肤之痛之后,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人的生命真的好脆弱,有如弱柳扶风般不堪一击!我曾经因为弟弟的离开,而头脑一片混乱,心里总被凄苦与迷惘困扰。这时候,朋友寄来一本书,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的边上》。

第一篇文章尚未读罢,就被钱老先生犀利而幽默的文笔所折服。书不厚,读完却酣畅淋漓,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出于四十年代的作品,跨越了七十年依旧耐人寻味。

在他的文字里,我看到了自己。藏在文章里的棍子,突然的当头一棒,让自己清醒了许多。

弟弟用生命的代价告诉我,我们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我含着泪,默默地告诉自己,为了爱着我的所有人,我要勇敢快乐地活着。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着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人和人之间就如过客一样,错过了,就擦肩而过了。过来了,就重新邂逅了。来来往往,缘缘分分,一路上有了得与失,就有了欢笑和痛苦。这里不是永远的失意和沉闷,还应该是坚强,乐观,勇敢,自信。人生真的很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短暂的人生而放弃对生命的追求。

我始终不会或是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去细细的评价一本书,去拆开来赏析。不过,钱老先生深厚幽默的文字功底和旁征博引横跨古今中外各种文章的深刻阅历,都是你不得不潜心读完它的理由。钱老先生就是一个富有

幽默感的人。读他的文章,就犹如是他自己在我们面前娓娓道来,我们会在他睿智的文字里和他一起会心一笑,而不是哗众取宠。

文字是亘古不变的东西,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气。钱老先生的文章就是如此。时过七十年,其中的幽默和深意一点不减,适用在了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阶层。

看到钱老先生这一本大书,满满的一生和各色的批注,虽然这只是他人生这本大书边上的一瞥,却足见这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写在人生的边上,写完这一生,回头,我们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闭上眼睛,我对自己说,人生需要的是微笑和乐观!要微笑乐观的面对每一个人。我也告诉我认识的每一个人——要珍惜啊!要珍惜什么?不只是家庭,不只是父母,不只是朋友,要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要,千万不要在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趁现在都还来得及,给孩子一个亲吻,给爱人一个拥抱,给父母一声感谢,给朋友一个问候,给路人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安静。

珍爱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就算我们的人生有些许的不快乐,我们仍然要微笑,乐观的度过一生!

傅山幼儿园

孙 娟

2012-9-23

相关热词搜索:写在 边上 人生 写在人生边上txt 走到人生边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