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bfjm/bfjm201706/bfjm20170642-1-l.jpg
  摘要:成都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如文化产业投入总量不足、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文化消费市场监管不力、文化消费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把握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促进文化消费繁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成都;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98-02
  一、文献综述
  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虽然从各个角度批判了文化产业,但其提出的“文化产业自身发展七环节”,即资源(生产资料)→投资(生产投入)→企业(生产主体)→产品(生产成果)→服务(生产增值)→营销(生产推广)→消费(生产结果),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开端。早期的文化产品统计最具代表性的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立的文化统计架构(FCS),建议从十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统计。200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分析5个合作组织国家(澳洲、加拿大、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文化部门发现,原先的架构已不符合趋势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是科技变革,在考虑适当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纳入无形文化遗产、电子商务等项目。2009年,考虑到全球化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的影响,纳入创意项目。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现行的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80个行业类别,可以将其整合为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网络服务,文化休闲娱乐,其他,文化用品、文化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九大类。为了满足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参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分类方法,学者将上述九个类别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传统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文化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依然是主体。
  二、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资源丰富
  成都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距今已有4500年文明发展史,吃文化、茶文化、休闲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闻名世界。成都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文学艺术、休闲娱乐和其他三类。成都承载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等9项高品质文化艺术资源,是全国著名的休闲之都,有“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现代农业休闲文化”等7项休闲娱乐文化。此外,“大熊猫文化”也是独具特色。
  在文化品牌塑造方面,成都着力打造金沙、三国和诗歌文化品牌。以“太阳神鸟”金箔图案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契机,每年举办《金沙》音乐剧和“金沙太阳节”。以武侯祠为依托的锦里古街,是成都首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武侯祠和南郊公园合作举办“成都大庙会”“夜游武侯”“武侯夜话”等活动,促进了三国文化展示、演艺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经济实力雄厚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历程表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必然是以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的。2015年末,成都全市GDP为30 103.1亿元,较上年增长7.9%,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 677.3亿元、14 293.2亿元、12 132.6亿元,分别增长3.7%、7.8%、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48.9:38.7调整为12.2:47.5:40.3。第三产业增速迅猛,产业结构比例上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增长1.5%,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增长1.1%。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成都文化产业日益繁荣。
  (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宽窄巷子、平乐古镇、动漫产业园区等为代表的成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园区、楼宇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传媒、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博旅游、动漫游戏、出版发行、文学与艺术品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截至2015年6月,省级文化集团(单位)总资产近400亿元,净资产近200亿元。“十二五”以来,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近3万个,从业人员48万余人,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额年均增长40%以上。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340亿元,到2013年,增加值增长33%,已达452亿元,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3%,已达452亿元。
  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四川文化产业集聚已基本形成,包括绵竹年画民俗文化产业园、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成都东村文化产业园、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23个文化产业园区在內的3 580个文化产业项目集聚初具规模,有16个位于成都。成都以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新型农村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3年,成都形成以锦江区“红星路35号”创意设计产业园、武侯区西部智谷等区域为中心的设计产业聚集区,吸引了洛可可、浪尖、嘉兰图、阿尔特等国内工业设计行业龙头企业到成都落户,已有工业设计公司100余家。
  (四)政府大力扶持
  成都市政府出台《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旨在将成都建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根据这一规划以及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成都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等文件精神,各区(市)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如锦江区政府将红星路35号作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享受增值、营业、房产三税补贴。2007年,在《成都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抓紧建设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传媒集团快速发展,尽快形成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大型文化企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2007年成为成都“创意文化年”。2013年,成都市财政教育支出51.2亿元,支持公益性幼儿园发展,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文体传媒支出19.11亿元。到2015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52个,艺术表演场所45个,文化馆207个,文化站4 579个,公共图书馆20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5个。这一系列的文化政策,都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成都 文化产业 发展现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