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海外22年背后的隐情

发布时间:2018-06-2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失踪:像一个没有答案的谜
  1992年夏天,中国东北的一座边境城市曝出一件震惊全市的大案,某国有企业年仅21岁的女出纳员邹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22万余元公款后,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当时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不足200元)。和她同时失踪的是一个平常与她关系比较密切的某服装厂法人代表杨某。一男一女的同时失踪,使一起重大贪污犯罪案件很快浮出水面。
  案发后的第二天,检察机关的抓捕行动立即展开。办案人员兵分多路,足迹遍及两人可能出逃的各个离境机场、港口、许多城市的车站、宾馆、两人外地亲属的住所,并对两人的家人、朋友、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布控工作。但在检察机关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下,却不见两名逃犯的任何蛛丝马迹,两人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两人一逃便是二十多年,无声无息,杳无音讯。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二十多年转瞬即逝。当年和邹某同样花季的姐姐,已为人妻、为人母,邹某的哥哥也早已娶妻育子。邹某失踪后,她年迈的母亲每天捧着女儿的衣物哭泣,脆弱的心脏终究抵不住对女儿浓郁的思念,在邹某失踪仅仅一年便撒手人寰。邹某的父亲每天望眼欲穿地盼着女儿归来,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几近失明。最疼爱她的爷爷,终日不见孙女的音信也郁郁而终。邹某的姐姐表面生活如旧,但安抚、赡养老人的重负,周围人不断的怀疑、探问,定期接受办案人员的询问压得她身心俱疲,不到50岁的年龄早已是面容憔悴。邹某、杨某的出逃,使他们的家人如坠深渊,痛苦不堪。与此同时,邹某、杨某二十多年迟迟没有归案,也像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成为每一名办案人员内心深处一个沉重的心结,无法解脱。当年的三名主要办案人员,一名在从副检察长的岗位上调入上级检察机关后,一直到退休都对此案耿耿于怀,难以释怀。一名当年二十多岁的年轻办案人在追逃的路上染上急性菌痢,差点命丧途中,被送进医院抢救了五天五夜,滴水未进。20年后虽已调入上级检察机关并迁往异地,但谈起当年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一切都恍如昨日。另一名办案人已成为了原办案检察机关的检察长,却仍像一名忠诚的猎手年复一年地苦苦追查着失踪的猎物,始终不甘心该案成为一起死案。同时,二十多年的时间,案发单位的相关责任人该处理的也都处理了,该退休的也都退休,但邹某、杨某的始终未归,同样是他们经常提起的一个话题,像他们的一个梦魇,又像一个没有答案的谜……
  自首:解脱逃亡的罪恶感
  在人们越来越接受两人永远消失的事实的时候,两人却在许多人都异常陌生的欧洲“北塞浦路斯”突然现身,并从国外在将一笔巨款转入司法机关账户后主动回国归案。二十多年的谜团,在最后解开的一刻,却是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地充满了戏剧性。
  2014年12月26日,检察人员从北京首都机场将两个人带回案发地。经过检察机关对两人的反复讯问,案子的本身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离奇、复杂。当年涉世不深的邹某在舞厅跳舞时与杨某结识,两人只是一般朋友关系。之后邹某利用职务之便,为解杨某服装厂资金周转的困难,把公款借给杨某使用。最后,两人眼见公款无法归还便匆匆踏上逃亡之路。两人先是乘坐火车经过一夜奔波逃到北京,然后购买了假身份证进入北京一所外语培训学校隐匿下来。一年后,又用假身份证办理了护照从黑龙江满洲里口岸出境,经过俄罗斯、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国,一路向西,最终因所带赃款全部花光,滞留并定居在“北塞浦路斯”。经过多年打拼,两人不但在当地有了自己的餐厅和房产,还取得了永久居留权。
  一切好似已尘埃落定,但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却时时在涌动。2014年底,在网上看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后,二十多年如影随形的罪恶之感、撕心裂肺的思乡之情,终于如地下压抑已久的岩浆喷薄而出。经过简短的商量,两人义无反顾地决定结束这段身心饱受折磨的痛苦历程,毅然回国投案自首,希望得到法律的宽大处理和内心的彻底解脱。
  也许,当下这样荒唐的案件并不少见。两人贪污的22万元公款,与当今动辄千万元、上亿元的大要案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但是案件在当时造成的极坏影响,二十多年来检察机关为此案付出的艰辛努力,及至两人给亲人身心造成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和自己一生可能都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逃亡生涯,一切又使人觉得这样的罪过比任何的罪恶都不遑多让。
  时过境迁,22年后的今天,两人的心路历程早已融于他们的血液而极难与人交流,因此我们与之进行的简单、有限的对话也真的很难完全反映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但笔者相信,一对本不相爱的年轻男女,历经二十几载的逃亡岁月,不仅要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地防范和逃避着国内、国际执法机构的追捕,还要每天刻意演绎着恩爱夫妻的假象,个中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也或许八千多个日子的心理压抑,他们内心的感受早已异于常人。但是不管怎样,若能以管窥豹,让与他们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或者准备豪赌人生、复制他们人生经历的人,能从中汲取教训,及时悬崖勒马,也就不枉我们笔耕之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想用一种平等的身份语气去与他们交流、对话,去努力还原他们最真实、最原初的本性。
  对话:寻找一切机会赎罪
  问:当初,你把钱分散成若干笔小额支票拿给杨某,为什么不集中在一起,当时是怎样想的?
  答:数额太大会引人注意,而且还想留一些钱给工友们发工资用。(不能说没有良知,但罪恶一旦开始,便无法自拔——笔者点评,下同。)
  问:你还担心工友的工资,是不是代表着你知道那样做是错的,知道是错的为什么还去做?
  答:我只是想帮助朋友渡过难关。我做了这样的事情,并不一定说我就是个坏人。(坏人和罪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法盲才会做这样的狡辩。)我当时只是想帮朋友,想法简单,以为拿公家的钱用一下,用完再放回来就没事了。没有想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更没想到需要用一生来改正这个错误。(谁都可以幼稚,但谁在原则问题上都绝不能无知,无知终将酿错。)

相关热词搜索:隐情 潜伏 海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