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又几何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人生又几何篇一:人生成功的几何模型

人生成功的几何模型谈到人一生的成就与成功,都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事情,与数学风马牛不相及。因为是学理工科出身,思维总带着不可磨灭的数理痕迹,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地又爱想一些有哲理的问题,于是就把两者扯到了一起。

以前,通常认为聪明的人会成功,故有“智商”的概念。后来发现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于是对比着“智商”,提出了“情商”的概念。以后发现“情商”也有局限性,又提出另外一些这个商、那个商。结果还是说不太清楚:为什么小时候被看好的某个人,长大后却表现平平呢?又为什么有大成就的人,却原来一点也不出众呢?

现在的流行做法是,谁成功了,再从他以前的经历中找根据,说明他应该成功。但是我们都知道,马化腾长得帅,马云却不那么英俊;刘强东毕业于名牌大学,黄光裕却好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究竟哪种人能成功?长得好的还是长得差的?学历高的还是学历低的?

我们过去常说大学生是国家栋梁;华为的任正非却说大学生还不是人,要先做人,才能做人才。那么,大学生究竟是天鹅还是癞蛤蟆?

人们一面说学历不代表能力,另一面又总会优先录用那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究竟还要不要上好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还要不要读研究生,还是早一点出来工作?

近几年,因为周围的一些孩子逐渐地进入到需要考虑未来发展方向的阶段,故经常跟年轻一代讨论与这些有关的话题,讨论讨论着,就碰撞出很多的思想火花,于是萌发一个想法,用我的视角来试图解释人生成功的原因。因为我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几何学色彩,我就把它叫做:人生成功的几何模型。

这个想法出来之后,却一直没有动笔。有时候觉得很沮丧,在我的模型中是没有结论的,我不知道这事有什么实际指导意义,又早已过了立说成名的年龄,连吸引眼球的事情都懒得去做了。直到在最近的一次闲话中,我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我的说法”,被鼓励把这些说法写成文字,不管有没有用,也不管有没有人看,甚至

不管别人看了之后是贬还是褒。

首先,作为准备工作,我们要把“成功”这个概念进行模型处理,也就是抽象化。我们当然知道所谓“成功”,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在这里,我们不管“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它只是一个概念,我们假设大家是在同样的含义之下去看问题。

其次,我们要把“成功”这个概念用一个几何指标来表示。我们认为:人生是在一个三维空间中运动,在三维坐标系中,我们用一个坐标(例如,xyz中的z坐标,通俗说就是“高度”)用来代表“成功”的程度。某人所处的z坐标(高度)数值越大,代表他越成功。

我的说法(不敢叫理论)是:在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每个人都是三维空间中运动的一个质点,并且,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希望运动到尽可能高的地方,即获得成功。但是,人的运动轨迹总是受到客观条件约束的。例如,不能随意地从A点运动到B点,只有当A点与B点之间存在着可以行走的道路L时,人必须沿着道路L才能从A点运动到B点。如果L是弯曲的,人沿着L运动的实际路程要多于(甚至是远远多于)从A点到B点的直线距离。

人生的每个阶段,受到的约束条件以及约束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中国,高中毕业之前,学生们被约束在数轴z之上,只能沿着z轴运动。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只看一个指标就是成绩,成绩好的学生z值高,成绩差的学生z值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另两个坐标x和y是不同的,但在中小学阶段,坐标x和y通常被视而不见。

这是人生的第一阶段,我们叫它“一维运动”。既然都是沿着同一个方向(z轴的正方向)前进,那么速度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从同一起点,经过一段时间,谁的的速度快,谁的z值就高,谁就成功。

速度就是智商。在第一阶段,人们重视智商这个指标是有道理的。智商高的孩子,意味着他在数轴上奔跑的速度快,肯定会比智商低的孩子成绩好。但是,如果把第一阶段的结论推广到整个人生,却可能谬之千里。

人们常常评论说,速度不够快的某个成年人比速度快的另一个成年人爬得高,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额外因素,假如让两人站在同一起点同时起跑,那么后者一定会胜过前者。

假如?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假如!

跨过人生第一阶段之后,两个速度不同的成年人不再“必须”站在同一起点,也不再“必须”跑向同一方向。起点不同、方向也不同的人,有什么可比性呢?

孩子们经常抱怨,课业太重,考试太多,压力太大。我常对孩子们说,享受人生的第一阶段吧!奔跑虽然很累,但至少不用看方向,你努力的方向都已经由学校和家长指明,你每一步的学习内容、你的目标(高考)都是清清楚楚地摆在那儿,时刻看得见的。有朝一日,你需要经常想着有没有跑错方向的时候,会怀念那些埋头奔跑的日子的。

上了大学之后,进入人生第二阶段。孩子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多了,可选择的余地也大了。这相当于在几何模型之中,质点运动的约束条件放松了,但又没有彻底放松。我们可以粗略地看成:从一维运动逐渐地转变为二维空间运动。例如,我们可以想象一些质点在一个斜面M上运动。斜面的一端高一端低,人人都想从较低的一端跑到较高的一端。

与中小学阶段的“一维运动”相比,大学及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的“二维运动”开始具有如下两个不同的特点:

(一)成功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在斜面上等高的一条线上每个点都代表相同的成功程度。比如,对大学生来说,考取本校研究生是阶段性成功,出国留学也是阶段性成功,找个好的工作单位也是阶段性成功,甚至于谈一场浪漫的恋爱、找到理想的爱人也是阶段性成功。

(二)奔向成功的路线不再是唯一的。在二维的斜面上,想到达一个成功点,既可以沿着直线走,也可以沿着曲线走,还可以沿着折线走。沿着直线走,虽然距离较短,但可能路上尖锐的石头多,会扎脚,走不快。沿着曲线走,初看起来路程远了,但可能好走,反而先到达。

到了第二阶段,孩子们通常都会面临“选择的痛苦”:在二维的斜面上,不仅要选择奔向哪一个成功点,还要选择沿着哪条路线奔向那个成功点。

在我们读书的那个时代,虽然也有选择的痛苦,但不如现在的孩子痛苦程度高,因为当时大学生是包分配的,职业出路是固定的,不能自己设计自己,选择余地小,没什么太多好想的。

现在,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以及教育理念的变化,在某些城市,“选择的痛苦”提前出现了。比如,我所在的城市,中学的孩子们就常常纠结于出国读大学还是参加国内的高考。

总之,“选择的痛苦”是伴随着约束条件的放松而产生的。

在人生的第二阶段,相比人生以后的阶段,有一点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至少你还分辨得出哪些点是成功点,你的目标虽然多了,但至少你还看得见它们。或者,即使你看走了眼,在跑的过程中发现看错了成功点,你还比较容易改变一下奔跑的路径,跑向另一个临近的成功点。或者,就算是换一个比较远的成功点,你多半也还来得及。

不过,在这个阶段,速度(也就是智商)虽然仍然重要,但已不是唯一的重要因素了。方向感越来越重要,方向错了,事倍功半;方向对了,速度慢的人也可能比速度快的人更早取得阶段性成功。

方向感是个很复杂的东西,不完全是通常说的情商,但情商显然是方向感的一部分。

然后,当人逐渐成长,进入到人(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人生又几何)生的深水区,我们叫做“三维运动”,原来的约束条件基本上被消除了。再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也没有什么人限制你怎么做,只要你做得到,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公序良俗,就是合理的。

这个阶段就好比进入了丘陵地带,你的周围高高低低,有许许多多的山,山顶代表不同的成功,山的高度代表成功的程度,同时,山与山之间既有代表普通平庸

的平地,也有代表失败的深谷沟壑,甚至还有一些表面看不出来的陷阱,一不小心掉进去就出不来了。那些山,不仅高度各有不同,爬山的道路也不同,有些平坦,有些崎岖。有些山顶只是一小块岩石,仅能站一两个人;有些山顶是一个很大的平台,能站几百数千人。

每个人都希望爬到一个高山上,爬得越高越成功。有些山就在你身边,马上就可以开始攀登。有些山在遥远的地方,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山脚下。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究竟爬哪座山?你的人生有限,不可能爬遍所有的山。你也不能指望或者强迫你的人生竞争对手跟你爬同样的山。所有的人生都是个性化的。

身边的山,可能高度有限,人生花个十年就爬到山顶了,此时空有一身本事和力气却再也无法上升一厘米。远处的山,虽然可能高度合适,但在前往山脚的路上可能踩到陷阱,或者在你走向山脚的过程中,你的同龄人选择就近爬山,已经比你高出很多了,你心里能平衡吗?还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吗?

在这阶段,个人的爬山速度究竟还是不是重要因素?

你和别人一起爬同一座山。他速度快,先爬到山顶,但此后就无法再上升。你速度比他慢,但坚持不懈,最终也爬到山顶。你和他一样成功。

两个人分别爬两座山。速度快的那人选了一座高度较低的山,虽然在到达山顶前他总是比另一人高,但当他到达山顶之后再不能上升。而速度慢的那个人选择爬更高的山,他可以一直不断地上升。有那么一天,他的高度会超过速度快的那个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还有,虽然你的体力足够爬到山顶,但是有很多人在爬这座山。山顶却很小,先爬的人已经把山顶占满了,没有多余的位置留给你。虽然你有成功的能力,却没有成功的机会。

也许,你在爬山时看到前面有五百人。这些人的体力都比你强,你觉得山顶容不下这么些人,于是你放弃了。但实际上这个山顶很大,足可以容纳六百人,中途放弃也使你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人生又几何篇二:人生中的几何

人生中的几何

人生就是一张空白的画板,她需要我们自己用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去填满她!

——题记 在生命这张空白的画板上,无论呈现的是流光溢彩的华丽还是朴素淡雅的线条,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皓月星光,这些都是由我们自己描绘的简单几何图形汇成的。

<一>孩子篇

如果说哪位老师经常带有孩子气,那么正是这种孩子气启发了孩子从无知到有知!

——题记 做教育的整天与孩子在一起,思想也会越向孩子们靠拢。整天亲自带着孩子操作比一比、折一折、叠一叠,画一画等简单模范,让孩子们感知图形的具体形状,思想上总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难免在生活中做事情的时候会偶尔出现孩子气。

孩子们由于年龄比较小,知识与见识比较浅薄,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把那些复杂的抽象的文字变成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讲解,或者是伴随着几何图形讲解。而老师的这些孩子气,手足舞蹈的几何表演与讲解,恰恰是带领孩子开启智慧宝藏的兴趣钥匙。

<二>生活篇

如果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那么做教育就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题记

有人说“人生不过是几何学中的几条线而已。

上学的时候我们要拼命的学习,为什么?因有分数线。工作了我们要拼命的赚钱,为什么?因为有工资线。当风烛残年,不能动了,有什么?最低生活保障线。 做教育的我们整天都和前面两条“线”打交道,整天为了孩子们的分数线而精心备课授课,为了我们的工资线而想办法拿荣誉尽早评职。当很多人都在为这些“线”奋斗的时候我总是在想,能不能把教育当做一种修行,一种快乐,不要去在乎那些无趣的东西,尽情去感受孩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尽情的与孩子一起去享受孩子那童真般的纯真!先做好他们的德育工作,再和他们一起去感悟知识的快乐! 生活有时候就像一个圆,哪里也是起点哪里也是终点。无论是迎来了新初一,还是送走了老初四,我们都在其中尽情的修行着!

生命有时候又是一道算术题,一生不过三万天的日子,活一天就会减少一天。功名和财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做着加法。如果有一天当这两条曲线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零,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再多的也都带不走。

这就是生命的算术公式,人生的几何图形。

人生的画板还需要我们用几何图形继续去勾画,在她“归零”之前我们修行的几何图形还有很多很多!

人生又几何篇三:时间匆匆,人生能几何

时间匆匆,人生能几何?

去的匆匆,来的也匆匆。它在我不经意间悄悄溜去。上课时,日子从宁静中过去;玩电脑时,日子从滴滴哒哒的键盘声中过去;写作业时,日子从深思中过去;看书时,日子便从一行行的文字中过去。当我觉得它匆匆时,我便用手遮挡,但它却从我遮挡的手边过去。一辈子,对与某些人来说很长,但也对与某些人来说很短;对与某些人来说很充实;但也对与某些人来说很短;对与某些人来说很快乐;也对与某些人来说很痛苦。“在逃去如飞的世界里的我只有匆匆罢了”这一句话我觉得不太正确。我已经匆匆地过去了四千多日子,我从离开母体那一刻开始,它就开始匆匆的从我身上溜走。从我踏进集体那一刹那开始,它便更快的从集体中跨过。世界上有许多人的日子都没有匆匆的白白的度过。我相信这四千多年来,有着一些没有白走这一遭的。人,总是赤裸裸的来到这里,到头来也便赤裸裸的回去,但他们在赤裸裸的回去之前也便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能不白走这一遭。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是啊,我门不能再让它白摆匆匆地溜走啊,我们不能再浪费时光了。时间是最浪费不起的东西啊!时间,它就像顽皮的精灵,总在一瞬间悄从即逝。不要再让它一丝丝地过去了??

相关热词搜索:几何 人生 人生几何的意思 把酒当歌人生几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