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网络媒体兴起背景下对新闻编辑的管理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为提升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提出了加大对新闻编辑管理力度的建议。本文首先对网络媒体的优越性进行概述,其次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行业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协助新闻编辑树立社会责任感、建设并完善新闻编辑培训体制、强化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工作规范性、增强编辑应变能力以及提升网络新闻编辑把关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现状;管理策略
  一、网络媒体的优越性
  首先,网络媒体的传播快速,它可以在全球内对信息进行传播。这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不可及的。
  其次,网络媒体中信息保留时间长而报纸广告只保留一天,电视广号只闪现数十秒,但是网络媒体中的消息可永久性保留,人们在查阅过程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为网名创造诸多便利条件。
  最后,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感官性。其有效的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资料整合为一,带给人们身临其境之感,在很大程度上为网络广告创造很大经济收益[1]。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行业的现状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拓展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互联网移动客户端能够保证新闻事件更新的时效性,例如人们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可以通过车载电视、广播等媒介接收实时消息。新媒体凭借其便利性与快捷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内容丰富多彩,新闻更新迅速,满足人们在繁忙工作中对“信息快餐”提出的需求。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如各大卫视的新闻联播,午间新闻等,长期保持着固定播放时间的运转模式,播放形式单一化显著,并且中间可能夹杂着很长一段时间广告,此时很多受众尤其是年轻人更热衷于采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观看自己喜欢的新闻节目。尽管网络媒体优势众多,但是通过各种平台推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有待考证,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信息的可信性,是其他新闻传播形式不能堪比的。
  三、网络媒体兴起背景下对新闻编辑的管理
  (一)协助新闻编辑树立社会责任感
  我国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应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提升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摆脱低级趣味,以将自己的权威性有效发挥出来。当下,每一网络媒体人均应具备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方向的职责,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想,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故此在实践工作中,应从基础工作着手,从细微之处增强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道德责任感。
  可以采用集中构建一批媒体骨干网站、和政府机关、社会群众建设关联性等方式,肩负一定职责、践行一些义务、并合理应用自己的权利。例如,面对群众的理性需求,网络媒体应及时作出回应,树立以民为本的职业发展理念,倾听民声并将其上报至相关部门。面对政府机关的科学规划与决策,网络媒体也需将其积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以助力于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进程。网络媒体可以被视为政府与群众的媒介,将自体现实价值充分彰显出来,让文明之风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社会媒体人重视对青少年群体思想与行为的引导工作。“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绝不能让不良之风侵染青少年纯洁的心灵[2]。
  (二)建设并完善新闻编辑培训体制
  首先,政府机关在网络媒体事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应定期派遣转职人员组织网络媒体的新闻编辑进行培训,协助媒体人思想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中。其次,政府应建设健全相关奖罚机制,对于业绩优良、社会信誉良好的新闻编辑需给予一定奖励,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提升网络媒体人整体职业素养;而对于业绩不达标、信誉度较低的新闻编辑需进行一定惩罚,以儆效尤。最后,政府要建设培训工作中的监察小组,一确保新闻编辑培训工作运转的有效性与规范性。只有在上述措施的协同下,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管理体系完善的可能性才更大,网络媒体行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3]。
  (三)强化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工作规范性
  新闻编制管理工作应有一个规范化程序的辅助,政府应加强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管理工作运行的规范性。
  新闻编辑工作主要由采集稿件内容、编辑稿件资料等组成的,政府机关应该在新闻事件真实度审核环节上严格把关,对于不满足相关标准的稿件内容直接要求编辑撤销。政府应建设相应的评估体系,这样新闻编辑在对稿件编辑过程中,就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行业的标准,并且该套标准应与政府的评估体系相吻合,其和网络新闻主流价值观相匹配[4]。
  (四)强化编辑应变能力
  一是建设高效快速型机制,编制意外事件的预案,以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应对的时效性,对新闻事件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报道。二是提升新闻编辑的业务水平,报道意外事件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争分夺秒,新闻编辑务必有高超的专业能力,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内确定稿件内容[5]。
  (五)提升网络新闻编辑把关能力
  为了使网络媒体在媒体行业的大熔炉中占据一定优势地位,很多网络传媒将 “软新闻”设为竞争武器。软新闻可采用增加网站浏览量的方式,以吸引人们关注该网站内容的注意力。但是上述目标的实现绝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关部门提升对网络新闻编辑的把关力度。主流媒体一定要将“硬新闻”设为核心业务,不能单纯的追求媚俗化与娱乐化,丧失科学发展的职业“操守”。与此同时,在对材料编辑的过程中,不能过度的强化情节的“悲壮性”,要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吸纳传统新闻传播的优势[6]。
  四、结束语
  当下,网络编辑人员应认识到网络媒体发展中存在的缺陷,不断强化新闻信息的原创性、真实性与趣味性,以为广大人网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盛宴。
  参考文献:
  [1]冯文才.提高素养是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J].智库时代,2017(17):34+36.
  [2]张岩.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路径分析[J].新闻传播,2017(17):98-99.
  [3]江维.网络新闻编辑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分析及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7,1(07):117+119.
  [4]官其文.看新媒体视域下新聞编辑的媒介素养的重构[J].教育现代化,2016,3(36):280-281.
  [5]陈茜遥.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素养新思考[J].科技传播,2015,7(21):180+177.
  [6]韩冰.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素养新思考[J].中国报业,2015(12):68-69.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 网络媒体 兴起 编辑 背景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