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尊老爱幼感悟篇一:尊老爱幼总结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总结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老爱幼的重要性,以补小学以“尊老爱幼”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尊老爱幼”的倡议。为了“尊老

尊老爱幼感悟

爱幼”主题更深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长辈,为此12月7日下午班会课,以补小学组织一至六各班纷纷开展了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活动开展时各班的同学们都积极发言。有的同学则向身边的同学讲解了许多有关尊老爱幼的感人的故事;有的同学则展示自己在收集到的感人的照片。

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们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开展“尊老爱幼”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学生收集尊老爱幼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回家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件好事,让他们感到社会的关爱,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天伦之乐,鼓励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回报关爱我们的长辈,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说整个活动精彩纷呈,气氛十分热烈,营造良好的“尊老爱幼”氛围。

本次活动是以补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系列活动之一,在召开了“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活动以后,学校还继续开展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在开展完相关活动以后,以补小学全体学生能从中有所感悟,并能很好的学会感恩。

此次全校主题班会使全体学生受到了一次教育,美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懂得了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纷纷承诺自觉发扬光大。

2012年12月7日

以补小学

尊老爱幼感悟篇二:《扬传统树美德获新知》读后感:尊老爱幼人人遵守

《扬传统树美德获新知》读后感:尊老爱幼人人遵守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美德高尚的国家。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有勤劳勇敢、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自豪,以优良的民族

精神为骄傲,每个人都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在如此众多的传统美德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尊老爱幼,尊老爱幼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早在古代,人们就知道要爱护儿童,尊重年长的人,并将其看成一种社会准则,可现在还有

多少人在遵守我便不得而知了,在我的记忆中,这个词在有些人的生活中已渐渐淡去。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似乎不用多说,应该是很多人的常识,但在我们身边还是不时发生不孝敬父母,不尊老爱幼的事例。 我曾听说某医院有个医生,兄弟几人,大多上班,日子过的还不至于穷,其老家在农村,老母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后来老母感到不舒服,让儿子们带上去医院,可说了多少回谁也不理会,直到身上疼得实在不行,老母苦苦哀求后,做儿子的才把老母拉到医院检查,结果是癌症,儿子们就让给打了几天吊针,然后把老母送回家,让她去等死。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事,父母好不容易把子女养大,可子女却对父母不闻不问,我不知他们有没有一丝感恩之心,有没有想过父母对他们的哺育之情。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站着,到了一站时,上来一个小孩,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幼小的身躯随车摇晃,令人气愤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给他让座,我看着这一幕,心中不免有一丝酸苦。 这些行为都可列入不尊老爱幼行列,其它诸如顶撞父母、乃至和父母不谈心、忽视儿童的自尊心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尊老爱幼本身就是一个常识,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读了这本后,我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会从自己做起,弘扬社会传统美德,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感悟篇三:尊老爱幼典型事迹

尊老爱幼典型事迹

崔春丽:女,现年34岁, 现工作在巴彦塔拉中心校任教。上有70多岁的公婆,下有两岁半的孩子,爱人常年在外赡养老人孩子的重担就毫无疑问的落在她的肩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祖国到处呈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崔春丽今年34岁,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较多,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一个个拉扯长大,成家立业,几年前其父母双亲相继得了食道癌从开始检查到化疗放疗每一次都是她亲自领着父母到外地大医院就诊,住院陪护,接屎倒尿,伺候用餐,就这样一日三餐从未间断。老人病变的多样,老人又眩晕不能下床走路,她又白天扶老人出来晒太阳,吸新鲜空气,晚上陪老人看电视,拉家常、聊天。

点滴勾勒尊老心,倾注尽现敬老情

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好女儿,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用真爱勾勒了

倾注与付予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搭建心灵的桥梁,与老人沟通共鸣,做老人的精神支柱。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慰藉,使她和老人心灵的距离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密挚友和避风港湾。做为一名儿媳,她无时无刻不在记挂和照顾着公婆。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交谈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他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为老人送上一颗“开心果”。一次,婆婆去集市的时候丢了200元钱,因为此事上了好几天火,当她得知这件事后,就来到婆婆身边,为母亲送去200元钱,并劝解老人要放宽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慢慢的,婆婆解开了心结,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欢愉。每当老人想做什么事情时,她都会首先去支持、去鼓励。婆婆身体不太好,经常陪老人散步,增强了老人自信心,为老人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竭尽所能,为老人送去温馨和舒适,让老人安享晚年。物质上的照顾是有形有限的,可是换来的却是无法用金钱和言语比拟的,那就是一种理解、信赖、认同和赞许。

做为一名教师,她的收入不是很多,但即使这样,她依然从自已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物。每隔几天,她都会为老人送去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老人的生日,她可以讲是熟记于心,每到这时,她都会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逢年过节,他都会准备一些好吃的,组织全家人与老人齐聚一堂,共度佳节,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体味祥和。

关注老人生活,细心呵护,雪中送炭,难处见真情。

生活本来就是由点滴累积而成, 密应对点滴的人才真正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全情投入的人,程立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总能抓住点滴,抓住细节,为老人送上百倍关怀。

沟通协调,排忧解虑,做家庭和睦的调味剂。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琐事,都会有一些不快乐,而他应对这些烦恼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因为他有一颗真挚的心、平常的心、善良的心。

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唠叨叨,有时也会发火,每到这时,他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争辩,等事情过后,他就细心的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并对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有时她的看法会和老人发生分岐,每到这时,他都会坐下来和老人商量,征求老人的意见,并将老人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让老人开心满意。

有时候老人会和晚辈因为看法上不同,发生一些不快,而此时,他又成为了“和事佬”,周旋于两者之间,尽最大的努力去排除误会、化解矛盾,使家人重归于好,使老人尽享天伦。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尽管家庭的困难、挫折很多,但并没有压倒他,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她们夫妻间常常互相体谅,互相关心,

共度难关。平时教育孩子方面他们讲的最多的话题也是“尊老爱幼”,让孩子懂规矩,有礼貌,所以他的孩子也是一位很讨人喜欢的“甜嘴巴”。

就是这样,他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相关热词搜索:尊老爱幼 感悟 尊老爱幼演讲稿 尊老爱幼的名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