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教育名言感悟篇一: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有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有感

华容四中:邓磊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所有教师研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每一条理论都是教育的经典名言,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阅历的思想,精炼的语言依然符合教育规律,依然生机勃勃,处处时时开花结果,闪耀着教育经典的光辉。我细读了一遍,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苏联和其它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教育的核心并不是自己怎样去“讲好课”,而是研究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研究对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习、实践、反思、改进,意味着不断地自我批判,在批判中前进,从而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学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结果,就是教育研究的结果,也正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备课就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工作,也是上好一节的关键。一节课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备课就是要使老师达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

要完成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化,真正的功夫就在于备课。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地认识。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讲授才有可能娓娓道来、左右逢源。

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的进度,同时还要进行课堂观察。但是,这种观察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作为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材料。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地方?学生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当教师的最为头疼的,也是最感到无计可施的,那就是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所花费的功夫是一般学生的多少倍,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最后有些竟放弃了对这些学生所

做的努力,导致学生学习越来越差,教师也越来越感到教学的苦恼。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辅导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应当像医生一样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医生对那些身患重病的病人从来都是以鼓励的言行让他们来战胜病魔,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勇气。那我们的教育也应具有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那我们想过没有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是什么?就像大夫看病需要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我们也应该认真去思考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学生个体的差别,客观决定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文化学习中取得同样优异的成绩,更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拿一百分去要求。如果你非要那样做得话,不是自讨没趣还是什么?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能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要做得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后进生之所以差,我们不得而知,也无暇顾及,于是只能怨妇般地责备这些家伙怎么这么“笨”。于是,我们便要补差,要扎扎实实地抓差生。何所谓抓?亦即牢牢控制,唯我命令行事,你没有自由权利,你不可以有非份要求。怎么抓?加班加点呗,题海战役,反复练习呗??我们坚信,知识的缺乏可以通过重复记忆加以充塞,技能的生疏必须反复操练达到熟能生巧。

人与人在智力、体力、习惯、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也正是这千差万别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教育就是要发现、利用、发展这一多样性,而不是用简单、划一、僵化的标准,将丰富多样的原料轧制、打磨成一模一样的成品。事实上,

这样的结果不是人为造成很多“废品”,就是产生一大堆无用的下脚料。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可救药”的“后进生”。这群孩子有他特殊的原因,可能是智力因素,可能是家庭因素等等。但是,我们似乎一直都习以为常地这样做着着,还常常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培养出多少个进入某某名校的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呢?是否关爱了每一个孩子?现实是,我们不都是拿更多学生的牺牲,来换取了少数学生的金榜题名。教育之所以被尊称为功德无量的事业,不正是他能够拯救普天之下孱弱的灵魂吗?这一点与医生比起来,我们似乎应该感到更为羞愧。人家都能努力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尽管个别人技艺不佳。没有哪个医生把一大群病人集中起来给他们统一喂药吧?也不会有哪个医生以自己曾今治好个别病人而沾沾自喜吧?所以,为师者更应当对班级上的每一个同学负责。

现代的教育发展观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是完整独立的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安全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时刻要求自己,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与行动上与同学保持一致,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

天天与他们在一起,与学生们一起享受他们进步的快乐,同他们一样高兴地欢呼,同他们一起呐喊。这样贴近的生活,大概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教师的真正幸福。

让我们都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从工作中体会做为一名教师的真正幸福与快乐。

教育名言感悟篇二:感悟生活激励人心的哲理名言

感悟生活激励人心的哲理名言

1、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 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2、当你在犹豫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大;当你勇敢踏出第一步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小。等到有一天你变成了你喜欢的自己的时候,谁还会质疑你的选择不靠谱呢?你已经变成更好的你了,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你是谁,就会遇到谁。

3、不要以为你在别人的世界里有多重要,说不定也只是泛泛之交。

4、回到过去,回到曾经,回到原点,回到最初的宁静。 我们终于落幕,彼此不再纠缠,生活终于归于平淡。 我终于明白,我还是那个喜欢安静的孩子,我还是那个不愿意和别人争抢的孩子。 我终于明白,我要的只是安宁。

5、情绪这种东西,非得严加控制不可,一味纵容地自悲自怜,便越来越消沉。

6、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自然的选择;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7、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一切皆有定数,求之不得,弃之不舍。

8、如果你不快乐,那就出去走走、世界這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处阴影中!要时常告诉自己,你有什么!如果你处在人生的低谷,那么就大胆地走下去!因为无论你怎么走都是向上路!

9、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10、有心的人,再远也会记挂对方;无心的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11、我们都要学会把悲伤写在日记本里然后一把火烧掉。把快乐 每天都翻出来炫耀。

12、淡淡的日子淡然地过。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也许是棱角平了,或许是成熟稳重了,脚步越来越踏实,日子越来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种境界,—淡然。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虽然一样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13、如果有一天, 让你心动的再也感动不了你,让你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你,让你悲伤的再也不能让你流泪,你便知道这时光,这生活给了你什么,你为了成长,付出了什么。

14、有时候,越想忘记,越忘不了,那就让自己忙起来,忙到都没有想念的时间。然后,突然有一瞬间,你会发现,那些念念不忘的突然一下子就释然了……时间是最好的伤药,给自己点时间。要学会爱自己,跟谁过不去都不能跟自己过不去。

教育名言感悟篇三: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有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有感

华容四中:邓磊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所有教师研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每一条理论都是教育的经典名言,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阅历的思想,精炼的语言依然符合教育规律,依然生机勃勃,处处时时开花结果,闪耀着教育经典的光辉。我细读了一遍,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苏联和其它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教育的核心并不是自己怎样去“讲好课”,而是研究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研究对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习、实践、反思、改进,意味着不断地自我批判,在批判中前进,从而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学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结果,就是教育研究的结果,也正是教师快乐的源泉。备课就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工作,也是上好一节的关键。一节课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备课就是要使老师达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

要完成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化,真正的功夫就在于备课。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地认识。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讲授才有可能娓娓道来、左右逢源。

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的进度,同时还要进行课堂观察。但是,这种观察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作为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材料。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

教育名言感悟

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地方?学生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当教师的最为头疼的,也是最感到无计可施的,那就是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所花费的功夫是一般学生的多少倍,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最后有些竟放弃了对这些学生所 做的努力,导致学生学习越来越差,教师也越来越感到教学的苦恼。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辅导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应当像医生一样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医生对那些身患重病的病人从来都是以鼓励的言行让他们来战胜病魔,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勇气。那我们的教育也应具有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那我们想过没有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是什么?就像大夫看病需要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我们也应该认真去思考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学生个体的差别,客观决定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文化学习中取得同样优异的成绩,更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拿一百分去要求。如果你非要那样做得话,不是自讨没趣还是什么?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能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要做得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后进生之所以差,我们不得而知,也无暇顾及,于是只能怨妇般地责备这些家伙怎么这么“笨”。于是,我们便要补差,要扎扎实实地抓

差生。何所谓抓?亦即牢牢控制,唯我命令行事,你没有自由权利,你不可以有非份要求。怎么抓?加班加点呗,题海战役,反复练习呗??我们坚信,知识的缺乏可以通过重复记忆加以充塞,技能的生疏必须反复操练达到熟能生巧。

人与人在智力、体力、习惯、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也正是这千差万别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教育就是要发现、利用、发展这一多样性,而不是用简单、划一、僵化的标准,将丰富多样的原料轧制、打磨成一模一样的成品。事实上, 这样的结果不是人为造成很多“废品”,就是产生一大堆无用的下脚料。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可救药”的“后进生”。这群孩子有他特殊的原因,可能是智力因素,可能是家庭因素等等。但是,我们似乎一直都习以为常地这样做着着,还常常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培养出多少个进入某某名校的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呢?是否关爱了每一个孩子?现实是,我们不都是拿更多学生的牺牲,来换取了少数学生的金榜题名。教育之所以被尊称为功德无量的事业,不正是他能够拯救普天之下孱弱的灵魂吗?这一点与医生比起来,我们似乎应该感到更为羞愧。人家都能努力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尽管个别人技艺不佳。没有哪个医生把一大群病人集中起来给他们统一喂药吧?也不会有哪个医生以自己曾今治好个别病人而沾沾自喜吧?所以,为师者更应当对班级上的每一个同学负责。

现代的教育发展观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是完整独立的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安全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时刻要求自己,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与行动上与同学保持一致,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

天天与他们在一起,与学生们一起享受他们进步的快乐,同他们一样高兴地欢呼,同他们一起呐喊。这样贴近的生活,大概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教师的真正幸福。

让我们都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从工作中体会做为一名教师的真正幸福与快乐。篇二: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台门中学胡文军

剩下的鲍鱼壳从不会扔掉,而是叫服务员洗干净后带回家。我女儿是珠宝设计师,她能把那些简单的鲍鱼壳变成美丽的装饰品。再比如说美术家可以通过绘画等艺术创作,穿越世界,穿越时空??。 该书读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 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钱初熹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精神粮食,为我们了解国外美术教育开阔了眼界和价值,读后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篇三: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吸取先进教育理念 积极进行教育实践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准旗薛四小石丽娜

今年暑假假期,我拜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一位有着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被尊为“教师的教师”,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的百科全书”。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宝库。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虽然现在的教育形式与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苏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对现在教师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书中亲切又充满智慧的语句犹如智慧之泉时时启发着我、鼓励着我。下面就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他提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反思当今我们的教学,老师怕学生听不懂,总是讲得太多,其实这就大大缩小了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当今教育界提出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 教育理念,而我校(薛四小)也正在尝试合作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

也形成了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上台合作汇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典范方式。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觉得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是希望我们教师教育儿童应该有个别对待的态度,即“因材施教”。书中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就会损伤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想这样,各不相同的。的确每个孩子的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造成了孩子在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的发展不均衡,此时,教师就要善于确定每个学生所能达到的程度,一次采取教育手段。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注重阅读

他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的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 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机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能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而阅读正是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一位姓特卡琴科的优秀数学教师,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这位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善于合理地组织

这里所说的这种阅读,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难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使我体会和领悟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它让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升华,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的经典好书。

相关热词搜索:名言 感悟 教育 教育名言感悟的文章 陶行知教育名言的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