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周易感悟篇一:《周易》读后感

《周易》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不经意间,我便经历一又一场成人礼之后的思想熏陶。她默默无闻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变迁;她慢条斯理地向我展示中国瑰丽的文化;她她语重心长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五经”之一,以占卜为形式,涉及哲学思想,认识宇宙,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都还会说道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犹忆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要求没人找一句名言。我当时交上去的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周易感悟)遇到问题了就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可以解决,解决了就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年少的我殊不知这句话就是出自《周易》。浅读《周易》之后发现,作为群经之首,它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在这里,只能粗略的谈一下我的鄙见。

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时代发展至今,虽日新月异,勿庸置疑,人类的发展所依赖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人力资本。西方经济学家卢卡斯更是归结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其实,这也就是强调人力素质的重要性。通俗地讲,人力素质就是指知识结构,我们常常把知识结构分为广度和深度两种,所谓深度是指具有某方面专长、术业有专攻的人;所谓广度是指一种综合素质,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 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俯仰人间今古,那么首先,应具备极强的自信心。其次,我们应当赖得寂寞,学习一种昆虫——蚕的精神,蚕不断地吃食桑叶,摄取营养,再把自己裹覆起来,在不经意间,咬破茧壳,长出翅膀。再次,我们应当正确分析前进道路上个人的差异性,如何不断调整与环境的适应性,与外围空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把握并借助环境的力量,从而缩短到达目标的距离。最后,我们在前进中尚需

不断改变和调整目标的方向性。只要我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自强不息,终会有所得也!

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关注国家时事新闻,引领时代前进的潮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沉淀已久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祖先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教诲中,接受现代的科技知识,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周易感悟篇二:周易读后感

《周易》读后感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淫荡,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现在的企业都讲团队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团队也一定会团结。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总之,《周易》能位于我国的五经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

面对一本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没有一个人敢说完完全全的理解了《周易》一书的精髓思想所在。所以,接下来我讲的一些感悟,可能有些结构松散,可能有些错误的地方,这基本是在所难免的。而我也会尽力用最准确的语言,来解读这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 有关乾卦

先说说乾卦的三个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一,乾卦论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各个阶段之过程,大家都知道,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决不是以下子就可以如何和怎样的,在《易.文言传》里不是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者渐矣。”做恶都要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况且是好事善事呢?获得成功即使是都要一个过程,成功人士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乾卦用龙的形式演

绎了这个过程,既潜龙,出现,跳跃,飞腾等,其过程性,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第二,乾卦的两点论:乾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利或无利,有利的里面,其实包含着不利。同样,胜利中孕育找失败。因此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也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小心行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无往而不胜。

第三,乾卦的转化论。乾卦告戒我们,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过犹不及和物极必反,在上九爻辞的:“亢龙有悔”就是最好的警示语句。 我们知道和理解了这三个思想内涵,就不难理解乾卦的四个要件,当然,人才也是要创业人士的要件,既乾.元,亨,利,贞。一,元:就是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二,亨:表示在有元的基础上的通达与顺利。三,利:有适宜与合适的含义。四,贞:正确与坚固的意思。当有了伟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还有正确与坚固的毅力,再有了适宜与合适的机会能不通达和顺利吗,因此说元,亨,利,贞是〈易经〉的四种德行,是成功人士的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

有了四个要件还有有从小做之大历程既乾卦的:初九:一爻的“潜龙勿用”你是有才华有理想的人才(龙),但你刚出道是羽毛未丰,根基尚浅,也没人(大人)赏识。那你就要潜入水中不能动,你是要等待时机的龙,否则你跳出来,必然要遭到打击与失败。九二:二爻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当你在一爻潜龙潜到了一定时机,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有了相应的社会位置,但还是不够。那也只是在田野里的龙,舞台和历练还不够,如果有行动最好有个靠山或者说是伯乐(大人)就会好起来而有利了。(3九三:三爻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有了靠山和地位还是不够,还有白天自强不息,更要晚上反省警惕,只有这样才不会有灾难与失误。九四: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有了以上三爻的历程,这个人才(龙)是要具有了一定大的空间与舞台,可以大干一番了,因为以上的历练,大干起来是不能有灾祸的。九五:五爻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哈哈,这个时候是人才(龙)具有了更好更大舞台的时候了,这次见到的大人可不是和以前的大人一样了,而是和自己有同等水平或更高的人交往和会晤了,他们能使自己的事业更加辉煌与有利。上九:六爻的“亢龙有悔”人才的做大与做强,就很有可能脱离了群众,也要自做主张而武断。不免要有不利和后悔的事情了。这就《易经》辨证的特点。还有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人才多了,最好不要比大小,要各发挥自己的才干,那是非常吉利的事情。不是吗,相互比较与比拼大小,必定要有伤害而不吉利的。

因此说〈易经〉之乾卦是一部人才成功的秘籍与经典好书,他告戒我们人要时刻自强不息,还要居安思危,更要有随时随地以零为。无论是潜龙,田龙,渊龙,飞龙,亢龙都要永不停息,还有首尾如一,善始善终,才可以成为有用有作为的人才。

《周易》博大而精神,每个人心中的易经,都有属于自己一份独到的见解。这也正符合了前面我提到的周易的精神,由一而生万象。而我个人也由衷的希望,易经这中华文化的瑰宝,能被更多的人了解,认知。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于是,有网友问我,你懂周易啊?言下流露出无比钦佩之意,我通常含糊其词地说,有点兴趣而已。其实我不懂。周易这门学问,穷一辈子之力,并不容易学懂,也不需要学懂。不学懂,永远追求不到,是懂非懂的那个样子,其味无穷,一辈子有事消遣,老了也不寂寞。古人云:“夜读〈易〉”,如果夜里读《易经》,鬼神都受不了。我的经验是,夜里读《易经》,保证睡不着觉。刚读入门去,看出一点名堂,便想弄个清楚,继续看下去,等告一段落再睡,结果一段接一段,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可谓“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一整个春天何时溜走了都不知道,何况一个晚上呢?这种味道很好。

《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周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连山》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只囿于《周易》。因此,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有没有呢?这是可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讲的“江湖术”中的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正如博友“商界第三者”在本博的留言里提到的,《周易》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叫作“三易”,就是变易、简易、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可以为将相的道理。

第二是简易,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听大师讲,天地间有“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罢了。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影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的,是有这种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

第三为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能变成万象来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

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

我以为,活得简单就是快乐。所以,最好不要去碰《易》这门学问,如果钻进去了,可能会爬不出来。如果一定要学,也最好只学一半;如果真把《易经》学懂了,做人就没有味道了。譬如要出门了,因为《易经》学懂了,知道这次出门会跌倒,于是不敢出门了,甚至一步都懒得动。像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说学《易》最好只学一半,觉得奥妙无穷,如黑夜摸路,迷迷瞪瞪,蛮有趣的;天完全亮了走路,眼前有一个坑,会掉下去,看得清清楚楚,于是就不走了。既然学懂了《易经》变得非常乏味,何必去学呢?学几个名词,到少不更事的粉丝面前卖弄几下就好了,显得你学识渊博,让人家崇拜得不得了。

新近请行政办做了一个牌匾,不敢随便挂,昨天打电话给在福州的董事长,请他翻翻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那本特大的日历,定个黄道吉日再行其事。可见我是真不懂。还是那个叫“商界第三者”的博友厉害,看过我的文章,能说出变易、简易、不易来。了不得。

/p-215190593.html

下不过来,一点没感觉,你自己写吧,不想看了,烦了就这样了.

周易感悟篇三:浅谈初学周易之感想

浅谈初学周易之感想

周易,在未学习之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算卦。还记得以前看《封神榜》的时候,周文王姬昌总是通过占卜算卦来测吉凶,当时就感觉很滑稽,真有算命一说吗?所以在第一次选修课的时候,出于好奇心我选了周易。我渴望了解周易,想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周易究竟是什么样的。

早在远古时代,燧(sui)人氏仰观斗枢,以定天极四方之位。先人(伏羲)则之以画先天八卦,仰观俯察,远求近取而作后天八卦。卦的起源为河图、洛书。八卦图告诉人们关于宇宙自然中的理、象、数。以后对《易经》的研究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到了近古时代,即殷商末年,经过周文王的整理和注述,取名《周易》一书,便成为流传后人的一部经典。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等儒家学派的研究和传述,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和阴爻,十三爻重叠起来,构成八卦,即乾、坤、震、艮、离、兑、撰。八卦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把世界分成天、地、人三大类。“天”既是风雨雷电云等自然之象的统称,它能觉知天地人事间反应的信息和神灵,含义多样;“地”的基本含义即山川河流,草木荒原等土地之象的统称,亦隐含与神意之天相对的鬼神之意:“人”既指客观又存在具体的人身。又指与人相关的一切人事活动。天、地、人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感应。

周易是如何进行占卜算卦的呢?周易算不算是科学的呢?

周易占卜是以周易阴阳、八卦象数理论为指导,结合干支五行学说,创造了一套独特而神奇的预测方法。周易预测是一套独立、完整的筮占系统和易占理论,这一系统有一套独特的起卦方法,有独特的以体卦用卦为主,结合阴阳、五行、八卦、卦象参断吉凶的筮占方法,有独立的确定应期的方法,并把筮占学说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周易卜卦就是以数来参悟、描述、预测一些具体事物的未来成败,得失之可能性或其大体过程的发展趋势,卜卦的出发点就是预测事物、预测的方法及步骤主要为:第一起卦一因数而成卦象,第二步是释卦,应用体卦,用卦及互卦象数进行演绎,第三步是因卦象而得出预测结果。

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却不能因此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占卜术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其精髓是一种辩证法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性,最重要的不是通过《易经》预测未来,而是学习里面蕴涵的哲理思想,并按照其去行事,这样做起事就会比较顺利。这也就是《易经》里所说的“会易者不占”的境界。

《周易》还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哲理性的思考,它赋予人们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像是指引人们前行的灯塔,只因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正确的人生态度。《周易》有一个基本观点,知天、顺天、乐天,强调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基本是一致的。从中我们应该明了,每个人在世界上不能做到事事顺心,一方面人应该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一次的成败、一时的成败看得过重。如果自己的理想因为某些主客观原因没能实现,也不要颓废气馁,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找到其中的规律。

其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周易》推崇为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法宝是“守正”。天人关系虽然是《周易》哲学的主题,但探讨天人关系的目的还是为了人处世建立原则。按照周易的观点“天地万物各有其位”,当然,人也不例外,应该要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第二法宝是“中孚”。“孚”是诚信,“中”是出自内心。世界的维系不完全是靠金钱和权势,也要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信赖和相互帮助。第三法宝是“尚和”。“和”与“中”常联系在一起,号称“中和”。“中”要求做事不走极端,要适度,“和”则要求与人关系要协调,要顺畅。

再次,合理的处事原则:果决、审慎、适变。《周易》通过六十四卦的解析,为我们的处事原则作出了具体指导。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虽然只了解了周易的一些皮毛,但我确实是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了解了周易的起源与发展,从根本上理解周易存在的价值,解开了我对周易占卜算卦的疑惑,还让我体会到了其中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周易》不仅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还是一把把握人生的金钥匙。

相关热词搜索:周易 感悟 关于周易的感悟 周易生命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