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生边上》

发布时间:2017-01-2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写在人生边上》篇一:初中作文 读《写在人生边上》有感

评 人 生

——读《写在人生边上》有感 在外公家木书柜上,我找到了这样一本书面泛黄、书本很薄、标题用繁体字书写的旧书。封面上的六个行书字:“写在人生边上”。 何为人生边上,初读标题自是很难理解作者的用意,而看过作者自序之后,便很清晰了,“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正如作者所说,人生这部大书,要读完它需要很长时间,也很深奥,需要细细品味,需要在书边上的空白处作一些评注——就像我们现在常在文言文边标上重难词的解释和对文章的理解一样。

那么,写在人生这本大书边上的评注是什么呢?在这本书中,有十篇散文,都是近现代大文豪钱钟书先生在生活中体会、感悟到的一些有趣又很耐人寻味的话题,写下了一篇篇文字,分享给读者。 其中《窗》这篇散文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一篇。看到窗这个题目,可能不会有人跟作者想到的相同,因为窗实在是个太普通的物件了,哪家没窗啊?可是谁会留意它呢?窗不过是用几根铁条框住一块玻璃然后装在墙上嘛,毫无特点,钱先生写它干什么?

可是作者钱先生是一个善于观察细节的人,他就发现了窗是能不开门就能将外界的美丽带入屋内的唯一的物件。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早晨起来打开窗子,一米阳光从窗子外照进来,实在是一件让人感到无比惬意的事。而若人们没有窗户,只能用开门的方式招来阳光的话,总会觉得很不方便,感觉好像自己为外人家门大开,失去(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写在人生边上》)

了自己个人的私密空间,并不如只开窗户那样的舒服、无所顾虑。

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新婚女婿要想进到女方家里,他会选择爬窗,还是走正门呢?可别说爬窗户是偷偷摸摸的,只是走正门会麻烦很多。他敲了门,门内的老丈人得反应过来,再去开门,进了门总得寒暄几句吧,然后送点礼物、喝两杯茶,就得耗掉很多工夫了。而爬窗就不一样了。在那时房子都是有天有地的平房,要从窗户爬进(当然窗户得是开着的)并不费事,直接进了媳妇儿的房间,就不必打扰岳丈了,的确要省事得多。其实这个例子并不仅仅是就事论事,作者也给我们讲了跟这个很类似的道理——学问也是这样,有时就需要走一点捷径,可以适当的跳过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既省时、又高效。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别人总能通过你的眼睛去洞察你内心的世界。比如一个人心若止水,那么眼睛也一定是澄澈的;或者一个人他做了什么坏事又怕被人发现,然后眼神就变得飘忽不定了。为什么陈佩斯扮演的反面角色这么受观众的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把握住了反面角色人的心理和眼神,让观众觉得舞台上的那个陈佩斯,就是他所饰演的那个角色。作者也提到了,倘若跟你面对面的一个人戴了一副墨镜,让你无法直接观察到他的眼睛,你就会揣摩不到他的心思,然后在与他交际的时候不知所措,非常不理解对方的意图。所以说,窗户就像眼睛一样,是一座把内部和外界连接起来的桥梁,使内外可以在一种很随意的氛围中交流。

这本书是钱钟书先生想把自己看了很多页《人生》后的体会和感悟分享给读者,正如现在我也跟随着他的脚印品味人生一样。其实最

初钱钟书先生是想把这些事分享给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的——就在扉页有“赠予季康”四字,而季康是杨绛先生的原名。我想他们的确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是愿意共同分享,一起幸福的。《写在人生边上》以及杨绛先生的《读到人生边上》,就更像是纪念他们几十年婚姻路程的纪念品了。

这两位大文豪已是把《人生》读厚了,而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也正追求着目标,勇往直前不是吗?

写在人生边上》篇二: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

“返家无论如何是个辩证性的活动,我们返回的家从未是我们当初所离开的那个家,随我们回家的行李终将永远改变它------行李中所聚集的记忆、影像、品味与对象将铭记其回归的所在。“ ----- 乔治. 罗伯逊《旅行者叙事》

走过2013,来到2014。时间如白驹过隙,岁月之轮不肯稍稍停歇放慢脚步。回首过去的一年,自己也告别如梦如幻般的校园,挥别和蔼可亲的师长,走出校门,那些花儿也将散落天涯。我独自一人来到一所陌生的学校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一个学期内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回想自己的求学之路,从南方到北国再回来,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回家”。是父母无私的爱,伴我走天涯。儿时上学的情形如今仍是历历在目。

时间飞逝,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寄宿生活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可是每一次离开家去一个新的地方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家的情形 几乎都是历历在目。小学五年级离开家住进学校的宿舍,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让人新奇,但这种好奇在我心里却持续不过8小时。当太阳落下,黑暗降临,心里会充满不安、恐惧,只想回到那个散发橘黄色灯光的小屋中。白天只要没课就会呆在宿舍,趴在窗台盯着围墙百米外的那条走了很多遍的黄土路,期待路边出现一两个熟悉的身影,父母或是哥哥。那时每周五回家是内心最最期盼的了,一路上的花花草草都让人赏心悦目。还记得刚开学不久,周末回家全额没有见到爸爸,那时他还在水泥厂上班,刚好那两天倒班。周末下午都要回学校了,可是爸爸还没有回来。心里一百个不乐意,跟在哥哥后面,走得很慢很慢,大哥不得不走走停停等我。走到看见校舍的那条马路上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起着自行车朝我们走来。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爸爸说了什么我不记得了,我也没有听清楚,他送我到了学校门口才回家。那两年爸妈会时不时到学校看看,那时的我对学校的生活才渐渐习惯。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哥哥已经是初一了。那一年的中秋节是周五,下午还有课。中午在学校餐厅外排队吃饭的时候听到哥哥叫我的声音,原来他们下午不用上课了。哥哥没有说什么,只是塞给我两个月饼,见我还要上课就先回家了。原来他们学校中秋节还发月饼 ,是那种小时候很常见的月饼,我没有吃二是小心翼翼地放到书包里,等下午放学了带回家。其实有好多年没见到家里的月饼了,在山西时同学从自家带的月饼有各种各样的馅,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接着是初中,还是在镇里,每周回家一次。第一次开学去学校是和爸爸一起去的,这样的情形在以后的岁月里一次次重现,高中,大学。慢慢的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可是和父母家人的距离却并未有影响。大学四年在一个以前从未听闻过的小城呆了四年,第一次去学校是和爸爸一起,我似乎又感觉到刚开始寄宿学校的那种感觉 。随着火车一路北上,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下了火车再是近两小时的大巴才来到学校,没有丝毫新奇,唯一让人有点欣慰的是见到了黄土地,中条山和山下绵延数十里的盐池。在阳光照耀下,盐池愈加耀眼,给人无尽的遐想。天气好的时候,会到盐池逛逛,抓一把盐放在手心,慢慢从指间划过,随风消逝在无尽的盐海中。

毕业后却又选择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这次是一个人,应该要照顾好自己了。如果爸爸当时在家,他肯定会坚持送我到学校。几乎离家前一个月父亲就开始担心我去学校的事情了,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担心有没有买好票,一路上一定要多带点吃的东西,不要饿着;如是害怕,让哥哥陪我来学校;一定要带冬天的衣服,火车上冷气太大了;出门在外,身上一定要多带点钱 ;钥匙、证件不要落家里了,走之前一定要再叮嘱......每次回学校,只要爸爸在家,他都会送我上车离开后他才会离开。可是自己到现在还是那样,竭力忍住不在父母面前落泪,上了车却再也忍不住了。

每次回家,父母比我还紧张,要提前买票,要充好话费,家里天气冷要多穿衣服,不要带什么东西回家......

毕业的那段时间,因为工作没有着落,整个人都觉得十分焦躁,为工作的事情四处奔波。毕业回家,父亲第一时间给我电话不是问工作的事情而是说了一句让我铭记一生的话:“欢迎你学成归来,你是爸妈的骄傲!”听到这话我的内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息下来。关于工作,父亲一直打电话安慰我不用着急,有什么需要尽管和他说。只是,亲爱的爸爸,我怎么可以再让你为我这么操心? 工作的事情在回家一个月后也有了着落,我来到一个从未听闻过的县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走出校门,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遇见未知的自己。近半年的时间里回家两趟,一次是国庆长假在家呆了六天,那次回家刚好赶上板栗成熟的季节!那几天天天和小静去树林里捡板栗,仿佛又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穿梭在这一片树林间。还有一次就是元旦时回家,拖着被疾病折磨的身躯回

到了家中。这次回家见到了常年在外的父亲,看到父亲的那一刻我的心都在抽搐。父亲昔日满头乌发几近花白,岁月也在他的脸上留下一道道痕迹,唯一不变的是父亲脸上的笑容,温暖我一生的笑容。不害怕经历各种磨难,却很心痛看着父母亲人逐渐老去。这次回家也甚是匆忙,但是一家人都很珍惜短暂的几天时间。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叮嘱我照顾好自己,好好工作,勿念家人……

无论身在何处,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依旧是山坡下那一栋小房子,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是心的港湾。返家,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无论行李如何变化,有些东西却是永远不变的。借用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写在人生边上”,遇见未知的自己。

写在人生边上》篇三:《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钱钟书写的文章, 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 但是又很富有哲理。“文如其人”,这句话用在钱先生身上实在合适不过了,看过钱先生的生平,其父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锐气,避其锋芒。但是钱先生的文采就如同宝剑的锋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让人胆寒。

读钱先生的作品很费脑神经,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时候你很认真去阅读,却发现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己的天资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所说的,钱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涩,读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但是仍然不是畅销作品。乍一听,觉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虚,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水平不到家,看书如同牛听琴一般无用。就说《写在人生边上》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读者透过思考来理解他的思想。《写在人生边上》,这个名字,确实也取得巧妙。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本书,将一部分人比喻作书评家或批评家,而另一些人则为消遣者。这样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贴切。

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

平淡淡吧。

不过,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而且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平平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不过,“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属于物质范畴的,而意识是物质能动的反应,当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世,而我们理应乐观地对待人生。

钱钟书先生将人生是不快乐的与我们应当乐观的看待人生这对矛盾称之为“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至少精神上的快乐可以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况且“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会感觉到什么是快乐。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即使人生可能会不快乐,但我们仍要乐观地过一生。

相关热词搜索:写在 边上 人生 写在人生边上txt 走到人生边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