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交朋友感悟篇一:关于人与人交往的一些感悟

关于人与人交往的一些感悟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做技术数十年的职业习惯,对人与人之间交往也总结出一些技术“成果”,涉及到如何选择交友对象、如何测试交友对象、如何处理朋友关系,写出一些个人感悟,供大家批判。随文附上几个自己工作中给年轻员工制作的培训录音,供参考。

一眨眼,也活了快50了,从记事开始,就不断和人交往,有困惑、有迷茫,有失落。慢慢也摸索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有一点对于我自己是不断地暗暗自勉,就是不去勾心斗角、不搞什么厚黑学,相信好心有好报,坚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做人坚守原则。

不过,对于搞了几十年技术的人,总喜欢总结一些便于操作的技术性结论的东西,最后的成果也有了一点,基本原理是三条,一条是要努力和精神正常的人交往;二是深度交往之前一定要经过技术层面测试;三是要讲政治。

先说说第一条:努力和精神正常的人交往

人的大脑支配者人的一切,它是一个极其复杂、无以伦比的神经元计算机系统,据说有几百亿个神经元组成,人类穷其一生也只能开发利用其能力的百分之一左右。人生下来,神经元计算机近乎空白的,几乎从呱呱落地,就不断地收集信息,分析处理、融会学习,神经元网络逐步学习、发达,形成知识、能力。

但是几百亿个细胞怎么会没有问题、缺陷呢?网络之间形成的联系和知识怎么会没有错误?所以有精神医学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认为,人类精神不正常的人,可能远远大于10%,只是表现形式、爆发的临界点不一样而已。

例如有的人平时看似正常,突然跳楼自杀;有的人平时很好,喝酒之后判若两人;有的人看某种条件下做出常人无法理喻的行为,冷静下来后,自己也后悔不迭;。。。

一个人一旦表现不正常,那么就是“不可理喻”,无法交流,甚至会给你造成巨大的伤害!这个姑且不说他是好人、坏人?但是对我们自己,至少从保护自己的角度,应该避免深度交往!

神经元计算机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能力就是自我修复。其实它也不知道所谓好坏,只是按照每个人自己的意愿去修正而已。刻意抑止自己缺陷的人,缺点、错误、毛病会越来越少;放纵自己缺点的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直至崩溃。

第二条:技术层面测试

现在人类进化大大加快,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人人都是精英。如何采用技术手段,在正常交往过程中如何能自然测出对方的真实状况,其实也有一些办法。

很多朋友喜欢打牌、有些朋友喜欢喝酒、有些朋友能一起多年合作生意。。。 我个人从朋友告诉我的点滴中,慢慢整理出大家常用的一些办法,即测试钱品、酒品、赌品、色品。我粗浅的理解钱品就是看他借钱、被借钱、还钱、被还钱的态度;酒品就是看嗜酒、好酒、醉酒的状态;赌品就是看上了赌桌、牌桌、麻将桌以后,不在乎赌注大小,而在乎态度;色品则是看看是否对美色有特殊的偏好或特殊的态度等。

有较严重问题的人,在这几品上很难掩饰自己。平时正常的一个人,有时候会变得极端、想不开、不随和、鹤立鸡群。

第三条:要有政治头脑

政治,人人离不开,它是处理对象之间关系和相互态度的一个表述。一个人有时候对另一个特别爱护,这是他的态度;但是另一个人看不起他,几乎从不来往,这是关系。凡是牵扯到关系和态度的事情,都是“政治”,只不过有时候人们用“原则”之类的词来羞羞答答的代替而已。说到底就是要认真考虑你对他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当成哥们、还是同事、还是敌人?搞清楚他把你当成什么?你和他把关系拉到什么层次,看上去是手足、朋友、同事、陌路人、敌人?这是战略问题、政治问题!首先要认真想想。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时候贪官一出一窝,那是因为他们是一类人,才会一起做事。往往是清官们互相欣赏,淡如水的交往,心照不宣的相互鼎力支持!人与人之间“政治”的奥秘其乐无穷,“厚黑学”仅仅说了态度,和“政治”描述相互之间的态度和相互之间达到的关系等级相比,小儿科了。

有些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和谁都想成为好朋友,这个就是没有政治头脑。无原则的交友,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交友特点,没有个人特色,没有真心朋友。

希望人人都善待别人,选择好自己的朋友圈子,确定好自己对朋友的不同态度,处理好、经营好重要的朋友关系,让自己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我有时候和公司小年轻同事谈起我的这些观点,算是一种培训,制作几个录音教程,也拿出来分享,如果有不中听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也别责怪了。。。

心理健康知识.mp3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12697&uk=2970640941

关于交友的个人建议.mp3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12700&uk=2970640941

关于思想政治学习.mp3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12702&uk=2970640941

交朋友感悟篇二:从《论语》中感悟交友观

从《论语》中感悟孔子的交友观

摘要:朋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是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许多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论语 交友观

一、交友的作用

在论述交友之前,首先要明确“友”的基本概念。在现代汉语中,“朋”和“友”都是“朋友”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说“交友”,也就是笼统地说“交朋友”。但是在《论语》中,“友”和“朋”虽属近义词,但是其涵义却有明显差异。《论语注疏》解释道:“郑玄注《大司徒》:‘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乡(向)也。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这里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友”比“朋”的层次要高一点。“朋”仅为在同一个师门学习的人(即同师曰朋), “友”则是拥有共同志趣、心意相投的人(即同志曰友)。所以《论语注疏》中说:“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论语》中孔子所论的交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即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群体,朋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个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里对这些早已有了明确的观点。

那么,为何要交友,其作用是什么,其重要性如何体现?

(一)培养气质,加强修养。儒家非常看重修身养性,提出了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切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指“君子要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说,接受朋友正直、诚实、博学的影响,全面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就会使自己

交朋友感悟

变得正直诚实,宽厚仁慈,自己的思想境界就能得到升华。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即通过“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来实现。

(二)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在儒家看来,交友不仅能促进修养的提高,还可以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孔子交友主张时要“友多闻”,就是针对通过交友扩大接触面而提出的。对于这一重要作用,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有着深刻阐述:“自古未见关门闭户,独自做成圣贤。自古圣贤,未有绝类离群,孤立无与的学问。”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门类丰富多彩,穷毕一生也不可能全都学尽。通过交友,就可以使人“之所不知”、“闻所未闻”,摆脱井底之蛙、独学寡闻的窘境。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教育弟子们要通过交友的方式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他的一生,也是按照这个准则身体力行,积极交友并向他人学习。

(三)愉悦身心,快乐生活。孔子把交友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一观点在《论语》开头就已经道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交友如同读书、下棋、听音乐等乐趣一样,是一件令人非常开心的事情,生活因此增加一种乐趣。同时,孔子还把“乐多贤友”列入“益者三乐”之中。《论语》、《左传》等史书中就记载了不少孔子与学生们以及友人们彼此享受快乐友谊的生活片断。

(四)化解为难,摆脱困境。朋友还有互相帮助,在危难之际伸手解困的社会功能。所谓“两肋插刀”,即指的朋友在困顿危难之际,相互关照支持的写照,这一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白虎通?三纲六纪》中就明确提出朋友要“共忧患而相救”。这一功能在论语中体现为“收尸葬友”和“托六尺之孤”。有一次,孔子的一个朋友去世了,但无人收葬,是孔子帮他料理了后事。(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他的这一行为为朋友保存了最后的尊严,体现了不为生死之故而易交的患难真情。曾子也指出真正的君子和朋友是可以“托六尺之孤”的。“赵氏孤儿”的典故更是体现了古人这一朴素的思想情怀。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的现实需求。这并不等同于友谊的世俗化,也不意味着把朋友的交往和感情作为一种工具来庸俗化。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现实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这种现实需求与当今社会的功利目的有着本质区别,其动机是朴素而高尚的。

二、择友的标准

孔子倡导的交友,并不是毫无标准的滥交。

(一)朋友的志向兴趣。首先,孔子特别强调这一点,并指出是怀有高尚志趣而且心意相通的朋友,只有这样的朋友才能相互得益、共同进步。反过来,就会“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了。因此,孔子在《论语?学而篇》提出了一个交友的总原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这是孔子倡导的一个交友总原则。即指“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从字面上理解,容易把这句话误解为孔子的势利。但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晓,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是针对的“忠信”这一道德标准。《论语注疏》:“‘主忠信’者,主犹亲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因此,孔子提出的交友总原则的实际含义就是,要和讲忠信的人亲近,不能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二)择友的几大标准。在提出总原则之后,孔子进一步阐明了可交之友与不可交之友的几种情况。《论语?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论语注疏》的释义是这样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者,“直”就是指正直,“谅”就是指诚信,“多闻”就是指博学。以这三种人为友,则有益于自身的成长进步。也就是说,孔子倡导与正直、诚信、博学的人交朋友,反对与谄媚奉承、虚情假意、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

(三)朋友的思想行为。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就是说,孔子倡导朋友的思想和行为趋向于中庸,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但是,这属于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在现实中我们的做法是,既要听取激进者的意见,也要善于结交狷介者,这样就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避免偏听与偏执。

(四)朋友的种类。《论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司马牛忧

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作为“朋友”层面来理解。这一段语录反映的是,友谊需要双方共同建立,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使自己修养、气质、行为为对方所接纳,符合对方的选择范围。做到这一点的基本条件就是恭敬有礼。另外,这段话扩大了朋友选择的范围,阐明了朋友交往应该具备的气度。当一个人能够独立生活,自立于天地之间,个人能力和自身修养已达到相当程度时,什么人都能成为他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伦理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以理解为开放与包容,“同”可以理解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些朋友不离不弃、相伴一生,有些朋友能解燃眉之急,有些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行一程,最终分开。最值得珍惜的朋友,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一直走在一起的朋友。虽然没有刻意去保持联系,但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当然,交接朋友也不能完全因为情意相投、价值认同,这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意地追求全面了解,可能会使朋友间的理解和包容烟消云散。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回忆有时会更加美好。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进一步阐明,如果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是指对朋友的包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理解、接受甚至欣赏异己,意味着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交友中“和合”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当前外交战线上“求同存异”的处事准则,也得到了国际上大多数的一致认同和遵循,应该说,这一朴素的交友思想时至今日仍散发着光彩与活力。

三、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朋友交往也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对此有着比较深刻的论述:

(一)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的两名弟子都不约而同地将“诚信”视为与朋友交往应持的重要原则,联系《论语》中孔子关于“诚信”的其他论述(如《论语?为政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孔子坚持的与朋友交往的首要原则,就是讲诚信。

(二)推己及人

《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交友提出这一思想,但是作为《论语》中论述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笔者认为应当把这一条列入交友所持的原则中。

(三)看重感情

《论语?乡党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论语注疏》曰:“此明孔子重朋友之恩也。言朋友若死,更无亲昵可归,孔子则曰:‘于我殡。’与之为丧主也。”虽然古人认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篇》),但究其涵义,是说君子相交,不应当被利欲和物质所累,而不是说朋友之间不重视感情。朋友死了,家里没人可以依靠,孔子就会挺身而出说:“丧事由我负责。”这不正体现了孔子对朋友之间情谊的重视吗?

(四)轻利重礼

《论语?乡党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注疏》曰:“此言孔子轻财重祭之礼也。朋友有通财之义,故其馈遗之物,虽是车马,非祭肉,不拜谢之。言其祭肉则拜之,尊神惠也。”孔子的朋友送给他非常贵重的车马,但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都不行拜礼。这充分说明了在孔子的心目中,朋友之间的利益往来其重要程度远远不能和礼制相比。孔子十分重视“礼”,甚至为了“礼”可以牺牲其他的利益。朋友间的情谊固然重要,但孔子清醒地认识到,绝对不可以让利益往来凌驾于礼制之上。

四、结语

每次读到《论语》,都可以找到《论语?子罕篇》中颜渊感叹的那种相似感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瑰宝,更是一部微缩版的哲学全书,本文选择“孔子论交友”这一主题来论述,仅仅是择取其中的一个小小方面,但也感到难以穷其妙处。

交朋友感悟篇三:人际交往的感悟 2

大学生人际交往感悟

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大学是通往社会的能力之桥。在这座桥上知识并不是唯一的必备武器,学会如何做人更是犹如漫漫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净水一般,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

在未踏入大学之前,我们可以把自己当做小公主,小皇帝一般,向家里人撒撒娇,使使小性子。但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真正的学会独立,学会自己处理一些问题,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在大学里,我们不能还像没长大的孩子一般,一遇到问题便想着依赖家人。

其实并不是每位大学生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后便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有一些同学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只图自己高兴而将别人的尊严踩在脚下;有部分同学总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不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门。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朋友的,都是需要信任的,没有人是真正铁石心肠的。就如马克思所言: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所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是极其必要的。

下面我仅就三个方面对人际交往进行说明: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

程度。其是就我自己而言,我的表达能力就十分欠缺,常常不知道要用怎样的辞藻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时还会词不达意,让自己处在尴尬的境地。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我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多读些有深度的书籍,二是克制自己少用或不用网络用语。对于网络用语,我开始是比较赞同的,因为在当今社会,网络用语不仅可以更快捷的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感受和语义,而且它也是一种流行文化。但后来我就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由于经常使用网络用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退化的很快,以致后来不懂得如何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真心地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用语。

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虽说性格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后天的环境也对性格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能融入大集体是每个人内心都希望的。在我看来,与人交往的前提是尊重对方,只有我们先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同样的尊重。如果马加爵的同寝人员不是那么残忍的专戳他的痛处,不是那么残忍的践踏他的尊严,他也不会对他们如此仇恨。其次想要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时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遇到烦心事要先想想他人的好处,这样就不会因自己一时的冲动而做让

自己后悔莫及的事,结果既伤害了朋友又伤害了自己。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上大学以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备受家人呵护的,家人都有“抱在怀里怕热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想法。所以“造就”了一批高智商,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虽说原来的我不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类人,但我的依赖性极强,一遇到问题便想找家人帮忙解决,从来不敢自己处理事情。但到了大学,自己解决问题便提到了日程上来,因为我是外省的,所以再找家人帮忙处理问题便非常不实际了,一切只能靠自己。但在接触了一些事情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处理问题并不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只要敢于尝试,一切都不是问题。所以我觉得尝试是学会独立的第一步,正如一直被抱着的孩子永远都学不会走路,只有自己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才会真正学会走路。学会解决问题的另两个重要秘密便是信念与信任。我们要拥有一定能靠自己来把问题解决的自信与勇气,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要不时的给与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只有坚定这样的信念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另外要给与对方足够的信任,这也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人际交往处处在且十分重要。所以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

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相关热词搜索:交朋友 感悟 关于朋友的感悟 真诚的朋友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