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会不会出和疫情相关的话题,如果出的话,应该从哪个方向准备?

发布时间:2022-08-10 来源: 作文大全 点击:

新课改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强化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无论教学还是考试,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有这方面的要求。

每年的高考或中考题,为体现其新颖性和时效性,在背景素材的选取上,一般会特别注重近一年来国内或国际的时政热点。

那么,对于2020年的高考(或中考),这场全球性“抗击新冠肺炎”之战,无疑将是“热中热”的重大事件。

对语文科而言,作文题又是最能体现“社会实践”特点的题型,因此,今年的作文题与“抗疫”相关是极有可能的。考生们应予以重视!

那么,考生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作准备呢?

“三味”有四个小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考生不必过于纠结试题具体的题目(或素材)是什么。同一事件,出题可以千变万化。即可能基于整个事件;也可以选择事件的某个亮点、细节、甚至某人物的一句话;即可能是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也可以是个人对事件的感悟……

费精力去“押题”,远不如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多收集、积累些与抗疫有关的素材,以提高作文的信息含量和可读性。包括全国、世界或身边社区的一些数据、做法、事例、事态等。总之,做个关注疫情的热心人。

三、作文时,在选材上可做到“广视角”,但在立意上应找准切入点,做到“近聚焦”。

四、养成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思维习惯,充分传递社会正能量。特别是我国在这场“防役战“中,即彰显了党和政府的处事能力,也体了全民团结一心;即展现出国家的强大,也展现了世界地位的提升。这是作文主题思想总体应保持的一个政治高度,或直接,或间接。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都知道的等于不知道,都强调的等于不强调,谁都能想到的重点,往往就不是重点。2020年高考作文会不会出和疫情有关的话题,如果出,该如何准备?你的问题里包含希望它出,如果不出,会不会有遗憾?问题的关键不是出不出,而是如何准备。

站在文化角度看疫情,以疫情为出发点挖掘中国精神,我从以下五点来看。

1.中华文化自有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的文化基因钻木取火是中国人坚韧不拔的先范。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万众一心,降服水患,体现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抗争精神。愚公移山,敢于担当,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楷模。夸父追日,体现中国人不畏权威,敢于挑战,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和憧憬未来的强烈愿望。“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五丁开山是中国人不惧艰险,刚烈赴难的榜样。

中国神话里,人们把神当英雄传颂,因为他们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可以输,但一定是为后人开路,不会输的很难看,中国人输过,但从来没有倒下过,中国的基因文化里天生没怕过,中国人向来把英雄当神,神跟人更近,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中华民族是英雄民族,英雄辈出很自然。

2.中华文化里坚定与亲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大学宗旨,在于教人弘扬光明正大品德,发革旧更新于天下之宏愿,修齐治平,身家天下,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的家国情怀一脉相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武汉不孤单。

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虽然天命无常,但是中国人相信行善积德得天命,反善逆道失天命,“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所以,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支援,跨山越海,关键时刻堪当大任彰显大国风范。

3.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之生先于人生,主客相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逆旅,人生不过光阴过客,人与天和,方得始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巧伪多欲,欲壑难平,舍本逐末,悖离自然,使人生陷入痛苦,使社会陷入灾难。

戕害自然,破坏生态,伤害反被伤害,现在人类要做的首先是反求诸己,回头反省,反者,道之动,欲先必欲欲反,大自然可能不需要人类,但人类却离不开自然,疫情是威胁人类安全的灾难,也是自然对人类的挑战,给人的警醒,全世界都应从5000年中华文化汲取智慧,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永续发展之道。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今天,我们只有在共建生态环境,实现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共享健康家园。

4.坚定信心,勇者必胜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疫情终有时,武汉疫战近两个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疫决定性的胜利,为世界防疫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这场生命与生命对决,英雄与英雄争锋时刻,千千万万平凡的生命成为英雄,他(她)们踏着浩荡青春,抱着汹涌激情,义无反顾涌入驰援武汉的钢铁洪流,在中国暂停键上奏响时代最壮丽凯歌。

尽管我们不知道他(她)们是谁?但是我们却都知道这个时代突然像赋予重任一样赋予给他(她)们一个共同的名字,他(她)们叫:逆行者!

他(她)们的使命是:敢打必胜,决战决胜,不负重托,捍铸民族魂魄!

中华民族史既是一部灾难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但每次灾难中国总能挺过来,这是我们自信的源泉,无论是2003年的全国非典,2008年四川汶川,还是这次的武汉,我们都坚信会赢。

5.国富民强,凝心聚力这次全国抗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时代奉献精神的集中彰显。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特别是中国近40年经济快速发展国富民强迸发出来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是我们克“疫”制胜的有力支撑。

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国富民强,中国才有重新崛起的希望。中华民族从近代沉睡醒来的那一天起,就知道有重新崛起的那一天,所以,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挺进的中国力量,动摇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前进的方向。

关于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重点不在素材,关键在角度与高度,以上五点文化解读算是一个纲,方便我们轻车熟路驾驭素材。

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长久、持续发展、强大,最大竞争力是以文化为中心的软实力,所以,站在文化视角看2020疫情,就比较容易历史唯物客观,就比较容易感知事件来世今生,更能激发民族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跳出素材的窠臼与纠结,站在思维高度实现升维思考,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生抗击疫情的作文题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