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1

发布时间:2020-07-06 来源: 主持词 点击:

 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镇位于市西南部,距市区 75 公里。全镇幅员面积 402 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面积 2319 公顷,林地面积 618 公顷,苇原面积 6000 公顷,草原面积 18394公顷。下辖 11 个行政村,32 个自然屯,总户数 4468 户、人口 12914 人,其中农业人口 11982 人。劳动力人数 6741 人,常年外出务工约 3500 人。全镇有低保户 1098 户、1196 人,五保户 60 户、61 人,残疾人 352 人,全镇参加新农保 4569人,参保率 44.8%;参加新农合 6777 人,参合率 95%。

 (二)基础设施情况。全镇现有农田井 273 眼,灌溉面积 2300 公顷、灌溉率 73%。现有公路 81 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全镇砖瓦化率 65%,自来水入户率 80%,固定电话入户率 10%,互联网入户率 40%,有线电视入户率 50%。中小型农机具 1324 台(套),大型农机具 92 台(套)。有村小学 6所,中心校 1 所,中学 1 所,卫生院 1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0 所,敬老院 1 所,有 10 个村修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其中有 2 个村广场面积达到 5000 平方米。

 (三)经济发展情况。2015 年,全镇经济总收入 1750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8305 万元,占 47.5%;养殖业收入5455 万元,占 31.1%;劳务经济产值 3740 万元,占 21.4%。农民人均纯收入 7200 元,同比增长 10.8%。

 1、种植业。种植业实现总产值是 8305 万元,其中,玉米 1350 公顷,实现产值 2385 万元;水稻 1050 公顷,实现产值 4000 万元,高粱大挠子 1255 公顷,实现产值 1880 万元;杂粮杂豆 60 公顷,实现产值 40 万元。

 2、养殖业。养殖业实现总产值 5455 万元,其中,养羊10.5 万只,实现产值 4215 万元;养猪 3200 头,实现产值853 万元;养马 407 只,实现产值 200 万元;养牛 175 只,实现产值 87 万只,养鸡 1.5 万只,实现产值 100 万元。

 3、劳务输出。劳务输出实现收入 3740 万元,其中,全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 3500 人,实现收入 3500 万元,季节性务工 1251 人,实现收入 240 万元。

 (四)党建情况。镇党委下设 18 个党支部。其中:镇直机关党支部 1 个、村级党支部 11 个。共有党小组 47 个,党员 426 名,其中项目党员 25 名,贫困党员 57 名。党员平均年龄 49 岁。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场所“六星一网”建设,

 现有 7 个村已达到了上级要求的标准,计划明年完成其余 4个村的“六星一网”建设。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在 2013 年建档立卡中,全镇共有贫困户 2088 户、4713人,分布在全镇 11 个行政村,占全镇总户数的 31%,占总人数的 36.5%。其中,重点贫困村 4 个(平安村、长征村、长富村、东南岗村)。到 2015 年,全镇尚有 1539 户贫困户,2950 名贫困人口。

 全镇贫困状况呈现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等特点。致贫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人均耕地相对少,产出水平低。全镇现有耕地 2319公顷,人均耕地 2.7 亩,比市人均耕地少 8.3 亩(市为 11亩),比市人均耕地少 4.6 亩(市为 7.3 亩)。并且耕地多为盐化、碱化类的草甸土,达到 1925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3%,土地产出水平特别低,以种植玉米为例,亩产出仅为1000 斤,约为黑土地亩产的 60%左右(我市黑土地平均亩产约为 1600 斤)。

 二是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渠道窄。全镇农业人口中,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以玉米、高粱、大挠子等传统作物为主,耕种方式上简单粗放,粮食产量低。养殖业规模较小,多为零散形式,经济效益差。以养羊为例,2015 年每只羔羊的效益不足 100 元。

 三是基础设施不全,保障能力弱。全镇现有农田抗旱井273 眼,覆盖面积为 1500 公顷,全程灌溉率仅达 64.6%。是土地生产投入成本高,产出水平低的主要因素。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扶贫先扶志。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扶贫关键是扶人"。再好的优惠政策,再多的扶持资金,如果扶持的对象--贫困户无动于衷,扶贫攻坚工作将彻底失败。建议按照"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到"输血"与"造血"并重,

 鼓励贫困户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展种植、养殖产业,增加收入;三是继续推进贫困户贴息贷款工作,解决部分有能力脱贫的贫困户融资难、办事难问题,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扫平障碍。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

 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四、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

 对于贫困户教育负担重的现状。一是着力抓好“雨露计划”等贫困户学生读书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对高级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的补助,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合理组织安排贫困学生在校勤工俭学,大力推进贫困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二是制定相关灾害救助政策,着力减小农户遭遇自然灾害时的损失。同时积极借鉴合作医疗、保险等较成熟的措施,与社保、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农业生产保险,以帮助农户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同时利用专业合作社、集体与企业协议生产等形式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政策。同时加大贫困户就医看病时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农户看的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相关热词搜索:精准 扶贫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