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改革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8-05 来源: 主持词 点击:

  英语教材改革 之我见

 台山 市 冲蒌中 学

 黄素芳

 7 2007 年 年 0 10 月

 内

 内 容提要: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表面是经济的差距,本质是教育的差距;经济差距的背后是科技差距,科技差距的背后是人才的差距,人才差距的背后是教育的差距。所以,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配置、激励体系刻不容缓。

 加入 WTO 之后,英语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瓶颈”,英语变成了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争取国内外市场, 加快经济的发展,顺应呼唤培养具有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外向型综合素质外语人才将成为未来外语人才的主要技能。

 关 键词:WTO 复合型外语人才 教材改革 十多年前,我还在上学。那时,我们的英语口语课还是拘泥于课本的背诵和表演。第二学期,学校为我们换了个外教Bob。一个孤身从美国到中国来的理想主义者,带着他的环游世界的梦想到我们学校来了。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要我们把学校给我们订的那几本有关口语的书拿出来,然后做了一个 throw 的动作,紧接着,他的书和我们的书就都到垃圾桶里报到了。之后的日子,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用英语去想去说了。天南地北任你聊,反正是能用英语来表达就行。

 现在想起来,当时Bob 带领我们扔书的动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次对学校口语教材改革。口语嘛,顾名思义,就是用嘴来说话。就是一门让你想法开口去说的课程。

  我国有近 2000 万城镇失业人口需要再就业培训,有 8500 万文盲需要扫除,有 2 亿多低素质农业劳动力需要非农就业„„背负着这一连串沉甸甸数字中国想要快速奔跑,唯一办法就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人才资源动力,改写人才资源配置。

 我国加入 WTO 后,会面对开放同时竞争也很激烈的世界市场,原有的人才资源配置规则必然要被改写,这是大势所趋。因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所有成员国的公民都有自由进入其他成员国就业市场的权利。而这种自由进入在为国际间人才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条件的同时也大大加剧了国际间的人才竞争。因此,各成员国纷纷制定相应政策,在加快培养本国人才的同时也在大力引进国际人才。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由于中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处在争夺的中心!(《开发人力资源 参与国际竞争》刘继安 时晓玲 鲍东明 范绪锋《中国教育报》2002 年 3 月 9 日第 1 版)①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表面是经济的差距,本质是教育的差距:经济差距的背后是科技差距,科技差距的背后是人才的差距,人才差距的背后是教育的差距。所以,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配置、激励体系刻不容缓。

 人才的素质取决于教育的质量。英语作为一种商务、金融和技术的国际语言。加入 WTO 之前它只是在少数精英人群中传播,而加入 WTO 之后,英语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瓶颈”,英语变成了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争取国内外市场, 加快经济的发展,顺应呼唤培养具有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外向型综合素质外语人才将成为未来外语人才的主要技能。

  何谓复合型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又要具备哪些条件?本人以为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要掌握一门外语,其次是懂计算机知识,同时又精通业务。即使是外语人才,也要求具备一些其它行业的专业外语知识。懂英语但没有专业知识或者有专业而英语水平不高都如同一只脚走路。谁都不愿意用一只脚走路,显然,英语已经从一个考试的工具,变成了人们事业的一个起点。

 纵观我们的外语教学,不少学校还在延续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味地依赖于教材和老师,缺乏思考,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并且局限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尽管英语教材几度变更,但最根本的考试制度没有多大变化,仅局限于题型变化而已。多年来,许多中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还是实行的还是传统的“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这一教学过 程 的 程 序 化 模 式 来 组 织 课 堂 教学.(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16&id=13722)② 传统的班级授课虽然有它的优越性,也有局限性。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而个别教学虽可因材施教,但其效率低,也与我国现行国情不符。

 标准不一,是教材设置上的首要问题。究竟以什么标准选材?是以语言文字的语法学习要求为标准,还是以交际听说的要求为标准?现行教材虽然在编排上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体例上按单元体裁组元。但是,在具体选篇和考试上无不反映出以语言文字的语法学

  习为中心的倾向。我们的教材在两个标准的“结合”上煞费苦心,作了艰苦的努力,然而事实表明,二者往往难以统一,常常顾此失彼,结果适得其反,语法没有学好,听说也没有掌握。听说没有良好的载体,无以显示其威力。一味地强调语法,难免会造成高分低能的"聋哑英语"现象的出现。

 比例失当是教材设置上的突出问题。正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困惑,因此,在教材具体安排上的比例失 当就不可避免了。现行教材中没有多少要求掌握的语法知识,可是考试的试题中无不涉及语法知识。

 脱离实际是现行教材的要害问题。纵观中学的全部教材,虽有反映青少年(中学生)现实生活的课文,但课本选自外国,与中国国情不相同,特别是对于中国偏远的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学生还没法明白一些课文中的内容。

 总之,现行教材在发挥了它的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之后,再去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套比较单调、缺乏时代气息、不适应青少年年龄特点和需求、缺少针对性、没有预见性的教材是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我热切地希望我们能更新观念,创立新教材体系,建立中国一流的教材。

 首先是要从培养 21 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出发,培养出适应 WTO 形势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从根本上改造原有教材及教材体系。

 其次是教材改革要顺应发展规律。各年级之间,中学和小学间的教材要有一定的承接过程。许多地方的中学英语教学出现了“用新教材讲

  课,用旧教材做题”的怪现象,原因就是教材改了,考试制度没改。

 再次就是在选材范围方面要再扩大一些。教材中要有一些各种艺术风格,诗歌影视戏剧等内容。

 还有就是教材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性,教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同时也应该具备一种诱惑力,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求知、求新欲望,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现在初中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究其根源,在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更缺乏学好英语的决心和毅力。但如果认真分析,我们发现,中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的,而是有一个从好奇到厌倦,再到恐惧,直至放弃这样一个过程。

 再有就是尽量让身在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来选择教材。中学英语教材虽经过多次修订,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然而,投入的力量还是不足的,至少没有发动全国性的研讨。造成这种局面有复杂的原因,而思想认识问题恐怕是主要因素。很多人以为教材的取舍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事,无需民众考虑。事实上也是这样。教师和学生根本没法去选择教材,于是教师只好在教法上做文章了,这是否有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之弊呢?比如说搞一些社会调查,对所有教材来一次全民大调查,由学生、教师、家长来裁决,并推荐新教材。

 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未来的要把握,这就是考虑问题的基本点。WTO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教育将走向市场化。总之,教材是个例子,而且应该有它的科学体系,它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也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①《开发人力资源 参与国际竞争》刘继安 时晓玲 鲍东明 范绪锋(《中国教育报》2002 年 3 月 9 日第 1 版)

 2、②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16&id=13722 3、《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组,《牛津初中英语》培训材料,译林出版社。

 4、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三期。

 5、鲁子问 2000.3-4《英语教育研究与实验》

相关热词搜索:我见 改革 英语教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