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现实路径

发布时间:2020-08-08 来源: 主持词 点击: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现实路径

  摘 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必须紧紧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为起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校园活动建设、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指导高校官方媒体建设等是整合多元思想、凝聚价值共识、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可行路径,从而更加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关键词: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这表明,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坚

 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在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情况下,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挑战,高校作为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必然面临许多新难题。如何坚持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成为当前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特定的国家在其特定的发展阶段内都有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能够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或者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思想是这个国家或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的意识形态形成以后,必然在社会上形成相应的话语系统,即一套特有的名词概念、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等,用以阐释、传播意识形态的基本观点”[2]。所以,意识形态需要构建话语体系,通过话语表达才能真正传播到大众中去。“意识形态话语权从本质上来说是思想领域统治权,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对他者的权利,也就是意识形态通过话语表达的方式对人们形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3]。统治阶级只有掌握了话语权,才能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承担着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职责和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有效的话语路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特点,向学生阐释和传播包含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引领和调控高校舆论环境,使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获得影响力和主动权,从而引导高校在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困境

 笔者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就某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感受,校园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以及高校官方媒体在宣傳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等内容进行了调研。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01 份,回收问卷 201 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其中,大一学生占 15.4%,大二学生占 20.4%,大三学生占 17.9%,大四学生占 46.3%。通过调研显示,当前高校主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校园活动、建设校园官方媒体向学生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其中,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团日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校园活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载体,校报、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是

 高校主流价值信息宣传的主要形式,这些途径在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方面起到了比较好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仍面临着多重困境。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待加强

 首先,高校开设思政课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做到认真听讲,有不少学生把思政课看作是自己在学业压力之下的一种放松方式,并没有把它作为提升自己政治素养的渠道,如图 1 所示。其次,虽然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自己对其很感兴趣,但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未能紧跟时代步伐,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内容深奥,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有点遥远,难以理解,如图 2 所示。

 (二)高校校园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有限

 高校校园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高校校园活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有限,学生对校园活动开展的效果和意义的评价

 不高,高校通过开展校园活动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方面所做的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如图 3 所示。

 (三)高校通过校园官方媒体掌握话语主动权有待完善

 高校通过校园官方媒体发布的一些主流价值信息难以吸引和影响学生,并不能得到学生的及时关注,如图 4 所示。网络上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青年一代,加之高校在处理新媒体信息方面还存在缺陷,还不能有效控制负能量信息所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高校不能及时把握话语主动权。

 三、当前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西方霸权主义对高校意识形态进行渗透

 “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4]。首先,西方通过自身发达的科技和文化产业向中国输入带有明显西方色彩的文化产品,例如,美国的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都成为无数青少年的消费品,这些产品都打上

 了西方意识形态的烙印,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其次,西方国家极力向中国散播自己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等这些西方鼓吹的思潮都不可避免地弥漫在大学校园,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方式主要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这种相对封闭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难以使学生自觉接受思政课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内化于心。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平等地获取信息,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三)高校校园活动建设存在不足

 校园活动实际效果不佳。当前高校校园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化,将娱乐放在重要位置而不去挖掘校园活动包含的内在教育价值,不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难以发挥校园活动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校园活动师生参与度不高。首先,当前高校部分校园活动的开展采取强制的方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加,虽然参与人数多,但很多学生并不是自愿参加的。其次,有些校园活动的主题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不能吸引学生去主动参加。最后,大学校园活动绝大多数是由学生组织的,校园活动的开展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参与,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路径

 (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在高校范围内积极进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是抵御西方霸权主义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路径,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要以高尚的灵魂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真正做到以情育人、以德育人。高校教师走在高校教育的前沿,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坚定政治信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方向,以高尚的道德素质熏陶和教育学生,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校育人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和管理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真正入脑、入耳、入心。要在校园内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特色,通过开展合唱比赛、朗诵比赛、读书报告会、参观红色文化区等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

 动,使校园文化建设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使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另外,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警惕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想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高校校园活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持。高校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高校校园活动建设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选择。

 首先,专业教师应参与到校园活动的指导与建设中来,把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校园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可度。其次,校园活动应结合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主旨鲜明的议题。同时,校园活动的内容设置应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适应大学生心理成长特点,

 拉近活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次,各个活动主体要进行交流与合作,吸收各自的优良经验,提高校园活动的质量。要通过学校的校报、广播、电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校园活动的成果,打造红色平台,坚守校园活动在网络阵地的话语权。最后,校园活动主体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发展空间,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应密切与社会的联系,既要紧跟时代,又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设置特色鲜明的活动主题,吸引社会的关注,增强校园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指导高校官方媒体建设

 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之一,对高校官方媒体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高校应提升自身官方媒体的建设水平,抢占话语权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5]。要想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

 律高昂”[6]。高校应通过官方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的心灵,加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达力度,起到凝聚广大师生的作用。另外,高校官方媒体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素质,及时剔除校园网络的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净化校园网络的舆论环境[7]。

 其次,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大学生言论自由和言论规范。习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空间。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是它与现实社会一样,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和最基本的伦理规范[8]。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且有效地甄别网络信息,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大学生也应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导,提高自我甄别信息的能力,文明上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此外,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确保大学生网络言论自由和言论规范。应让大学生了解“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以制度约束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话语空间[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刘洪波.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

 [4]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2).

 [6]杨怀中.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2).

 [7]范春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4).

 [8]汤景泰,林如鹏.论习近平新时代网络强国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1).

 [9]乔长水.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2).

相关热词搜索:意识形态 新时代 路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